婚姻辅导、整治彩礼、杜绝婚闹……婚俗改革改什么?
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担当、互敬互爱……你心目中的婚姻该是什么样的?
近日,民政部发布消息,同意将15个地区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婚俗改革改什么?有必要么?
图为婚姻登记机关为新人办理婚姻登记。重庆市民政局供图
民政部确认15地为婚俗改革实验区
日前,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地方申报、实地调研、综合评估等工作环节,同意将河北省河间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吉林省永吉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东台市,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宁陵县,湖南省澧县,广东省广州市,重庆市大足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等单位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实验时间为期3年。
民政部要求,上述实验区要围绕婚俗改革试点主题,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遏制婚俗不正之风,为推进婚俗改革提供鲜活样板。
这不是民政部首次提出婚俗改革。早在去年5月,民政部就印发了《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促进婚姻幸福、家庭和谐,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社会风气好转。
此后,四川、内蒙古、河南等多地也就婚俗改革提出了要求。
今年2月,四川省民政厅印发了《民政厅2021年工作要点》,提到有序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喜事新办。
内蒙古提出,要持续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推广包头青山区、乌兰察布集宁区、赤峰红山区婚俗改革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
资料图:兰自涛 摄
婚俗改革,改什么?
去年9月,民政部、全国妇联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探索开展婚前辅导,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组织举办集体婚礼,倡导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
结合民政部此前印发的《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与各地的具体实施情况,婚俗改革主要集中在婚姻辅导,让婚姻准备更充分,建立颁证制度,让婚礼更有仪式感,打击天价彩礼、恶俗婚闹等风气,让婚姻本质更单纯几方面。
例如,在婚姻辅导方面,成都武侯区引入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律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等具备专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婚姻家庭辅导员,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姻咨询服务。
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被确定为济宁市民政局婚俗改革试点,也为新婚男女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和教育前置环节,乡镇(街道)婚姻家庭辅导站同步引入离婚前劝导机制,为婚姻当事人免费开展离婚劝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