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专稿:因为1921 所以2021

2021-12-31 1152 0
作者: 蔡永连 傅家德 刘志兵 来源: 中国国防报

  路牌下,一片花海。

  安徽合肥的延乔路,因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而得名。

  2021年初,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剧中,上海龙华刑场陈延年和陈乔年最后的笑颜,让无数观众“破防”。“七一”前后和国庆期间,延乔路的路牌,被人们自发送来的花束满满簇拥。繁花似锦,绽放着穿越百年的敬意。

  “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花束的卡片上,写着笔迹各异的留言。

  “因为1921,所以2021。”建党百年之际,《觉醒年代》《1921》《长津湖》《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等一批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热映。我们记住了“最早醒来却又最先离去”的“新青年”,记住了“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的誓言,记住了吃“冻土豆”穿单衣的“冰雕连”,记住了守住346.6高地的“能文能武李延年”……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当我们在光影中“走过”百年,便更懂得这不懈奋斗的历史自信、不忘初心的历史担当。

  “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梧桐树下小洋房,里弄小巷石库门。青砖黛瓦的中共一大会址,在繁华的都市中显得格外肃穆。一群青年学生在电影《1921》的感召下,来寻找当年的“同龄人”。毛泽东、邓恩铭、王尽美……参加一大的13位代表,平均年龄28岁,最小的只有19岁。

  “我们对一大代表的想象是建立在对党的百年历史认识经验之上的,往往不自觉地将他们的形象与久经风雨、成熟坚定、经验丰富叠印在一起,而忽略了百年前一大代表生命的年轻、青春的似火。”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说。《1921》打破常规线性叙事方式,影片极具青春气息,“圈粉”一大批90后、00后观众。

  铺展不忘初心的历史画卷,探寻百年风华的“青春力量”。有人说,这些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之所以成为“顶流”,贵在“很真诚”、赢在“年轻态”。12月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觉醒年代”位列第一。在微博平台上,“觉醒年代YYDS(永远的神,编者注)”话题,阅读量超过12亿。

  “没有他们,我们怎么办?”无论是“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新青年,还是“以青春无悔,换山河无恙”的志愿军将士,都唤起青年的共情,将视角从“他们”转向“我们”。有一位大学生观众感慨,“爱国,就是和国家所经历的一切产生共情。”

  一些深受触动的青年人,当起先烈事迹的“搬运工”,将《觉醒年代》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电视镜头加以剪辑,配上激荡人心的乐曲,制作成更易传播的短视频。《长津湖》登顶票房榜,年轻网友掀起吃“炒面”的体验风潮。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