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机构成立两个月后,新局长公开亮相
1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魏东做客新华社推出的新一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与多名民营企业家同台,共同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招。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这是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之后,局长首次公开亮相。
公开报道显示,魏东此前担任国家发改委机关党委副书记,委巡视办副主任等职。
今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丛亮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改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见实效。
“民企娘家人”
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其内设机构有二十余个。
其中,发展战略和规划司、体制综合改革司、区域开放司、地区振兴司、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司等都是在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新设或调整而来。
民营经济发展局则是在2018年机构改革之后,国家发改委首次成立的新内设机构。
根据介绍,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责是:
跟踪了解和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
“民营经济发展局职责103个字,关键词都是‘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局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服务。”魏东在新华社访谈节目中表示。
他介绍,之所以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是因为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正是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抓工作的“一盘棋”提供保障。
“我们是民企的娘家人,是自己人。”魏东强调。
常态化听取各方所思所盼
今年以来,我国密集出台多项政策、采取多项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围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6个方面作出31条部署。
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相关部门专门出台《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提出17项具体举措。
11月,国务院组织开展2023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此前国办面向社会征集问题线索,其中就包括“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方面的问题,包括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实行歧视化、差别化待遇,不公平执法、选择性执法,随意限制民营企业家自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