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版刊文:专家学者谈2024中国民生热词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专家学者谈2024中国民生热词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过去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回顾一年来我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诸多热词映入眼帘。它们不仅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更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内涵。我们就大家关心的一些民生热词,邀请专家学者分享感受、交流思考、展望未来,以飨读者。
——编者
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
守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洁
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之一。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和严峻复杂经济形势影响,持续较快增加脱贫群众收入面临困难挑战。2024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过渡期的第四个年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部署下,各地区各部门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帮扶500多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其余也都落实了帮扶措施,脱贫群众生活有保障、有底气、有改善。
用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为了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帮扶,相关部门优化监测方式,丰富农户自主申报渠道,健全“一键报贫”等线上申报方式,充分发挥大数据比对和基层组织作用,强化部门筛查预警;以县为单位全面梳理帮扶政策,明确政策清单,丰富帮扶措施“工具箱”;紧盯因病因灾等重点返贫致贫风险,强化重点人群监测预警;对无劳动能力脱贫人口,及时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系统;等等。这些举措实现了“风险预警、对象识别、精准帮扶、动态调整、监测评价”全过程管理,提升了监测帮扶质效。
“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巩固提升。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综合保障,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建立健全全链条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目前,全国脱贫家庭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持动态清零、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
强化产业和就业帮扶。这是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持续提升增收致富能力的重要基础。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比重继续稳定在60%以上,帮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各地开展技能培训、劳务协作等,夯实脱贫群众增收基础。截至2024年底,832个脱贫县培育形成优势主导产业,近3/4的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3305.2万人,2024年前三季度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5%。
蒋介石的国民党也不敢公开宣称代表大资本家的利益。
蒋介石的国民党也不敢公开宣称代表大资本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