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城镇化一味图快将伤害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近日表示,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过度商业开发、盲目追求政绩、缺乏专家支持、城镇化过快等因素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第二轮新的破坏。
冯骥才指出,十年前,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消失,为了抢救和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国家和地方陆续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比如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建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助国家级传承人、颁布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等等。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就目前来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第二轮破坏。
“首先是过度商业开发。”冯骥才批评说,一些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级名录后,成了当地的文化品牌。有些人出于商业考虑插手进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些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适合商业目的的部分人为地改变,致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目全非。比如剪纸和皮影,本来应该是纯手工制作的,但现在几乎都是机器压制的。“这样做的结果改变了它的性质,使其不再具备非遗的特征了。”
其次,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一些地方政府动机不纯,只是一味地追求政绩。一旦“申遗”成功,热闹几天后,就失去了兴趣,抛在一边不管了。时间一长,这些非遗就会被破坏,直至消亡。
第三是缺乏专家支持。冯骥才介绍说,在日本,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被视为“国宝”,一大批专家围绕着他转,给他做档案、建数据库,做影像资料等,可是我们的一些非遗传承人的身边缺乏这样的专家。“没有专家扶持,一些非遗项目,尤其是只有一两个传承人的项目,其结局可想而知。”
第四是过快的城镇化。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突飞猛进,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十年间,减少了90个万个自然村,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
“如果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注意保护,这些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东西就会消失殆尽。”冯骥才忧虑地说,城镇化后,很多农村人进入到城市,与原有的文化断裂了,很难适应城市文化。一些非遗项目是集体项目,如锣鼓,需要很多人,但进城后,这些人分散了,这个项目也就很危险了。
“我不反对城市化,但要有度,不能一味地图快。应该有个文化层面的过度,不能让农村人丢掉原有的文化财富,要关心他们的文化精神。”冯骥才说。 (记者周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