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房地产救市
01出大招
有关部门又开始拯救房地产了,大中城市纷纷表示,
降首付
降利率
认房不认贷
这些招数在两年之前看,都是大招、绝招和高招,但现在能起到多大作用,还有待观察。
众所周知,这两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恒大、碧桂园等头部企业先后暴雷。之所以如此的原因:
表面原因,对多数人来说,房价收入比太高;口袋里钢镚不够。
深层原因,房子太多不好卖,流动性差;很多人喜欢跟风追涨杀跌。
根本原因,人口生育率大幅下跌;很多人对未来的预期变了。
关于房地产的争议颇大,拯救房地产的动机大致有三个:
1、土地财政很重要。房地产是土地财政的根基,尤其是对很多地方政府来说,短期内没有替代方案。
2、关联很多实体产业。钢筋、水泥、砖头、五金、家电、装修、建筑等等等,都和房地产深度捆绑。这些行业又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
3、资产价格。
对很多老百姓来说,主要资产都在房子上,房价下跌意味着财富缩水,影响心气。对银行来说,很多房子也是抵押物,严重缩水可能造成系统冲击。
所以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又开启了一波救世旋风。有人为这些旋风兴奋,认为08年和14年的故事会再现;有人认为不该再这么救市。
其实不论赞成还是反对,这一系列的救市政策一定会来。因为这是几十年形成的惯性,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那么这轮救市会有什么效果么?
02因果问题
房地产江湖中流传着一个观点,就是房价这玩意,“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所谓短期看金融,就是货币面刺激。
所谓中期看土地,就是看政府的土地供给。
所谓长期看人口,就是看人口流入还是流出。
但是现在这些所谓的规则不太灵光了,原因大致如下:
大城市人口确实是流入的,但房价已经飞在天上。
大部分中小城市明明已经遇到人口拐点,但专家却说城市化还有十几年的红利。
为啥会造成这种局面呢?其实很简单。在所谓的资本市场,能说出来的规律,基本都不是规律。这就好比各路“股神”总结的赚钱套路,跟着学必然亏损。原因很简单,庄家也在进化,且随时可以改变游戏规则。
简而言之,现在关于房地产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当然出现巨大分歧的根源还有一个,就是中国房地产体量实在是太大了,不是简单的套路就可以救世。
从长期看(单纯的人口角度),房地产处于一个历史性前夜。因为中国人口已经到了历史性拐点。
这个所谓的拐点,特点很明确:
人口总数很快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