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育补贴来催生,钱从哪来?

2024-03-08 515 0
作者: 贾拥民 来源: 风声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全国出生人口仅为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低至6.39‰,这两个数字都创下了1949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2016年中国新出生人口达到了一个阶段性高点,之后7年连续快速下降,到2023年腰斩。如果看总和生育率,2023年中国也只有1.0左右,比著名的老龄化国家日本还要低,在全球范围内也可能仅高于韩国。

  如此低的生育率倘若一直持续,必然会快速导致中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和少子化,进而在许多方面带来不良影响。

  通过降低生育成本“催生”,可行吗?

  育娲人口研究智库(简称育娲人口)在其发布的《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版》中,给出了有些耸人听闻的观点:如果不出台实质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中国人口到2050年将减少到11.7亿,到2100年更将进一步下降到4.79亿,占世界比例将从现在的17%降至4.8%,同时中国新出生人口将只占世界新出生人口的0.9%。

  按此趋势,华夏民族几千年积累的人口优势,将在100年内丧失殆尽。

  这种基于线性外推的预测是否合理可以暂且不论,但是中国今天确实似乎已经形成了全社会“催生”的社会氛围。

  有专家建议说,应该把生育和社保挂钩,惩罚那些不生孩子的人,以此来刺激生育。这显然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思路,相当于另一个版本的计划生育,会严重限制甚至剥夺个人的选择自由和应得权利。

  但是另一个角度,对生孩子的人进行奖励,即通过补贴来降低生育成本进行“催生”,是不是可行?

  似乎有许多人认同这个思路。

  作为业内颇有名气的“致力于人口和相关公共政策研究的公益性机构”,育娲人口在其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中一口气提出了9个建议:

  (1)现金和税收补贴

  (2)购房补贴

  (3)增建托儿所

  (4)提供男女平等的育产假

  (5)引进包括外国保姆在内的外国劳工

  (6)推广灵活办公模式

  (7)保障单身女性的生育权

  (8)允许辅助生育技术

  (9)教育改革(减少高考内卷,缩短学制)。

  根据该报告的乐观估计,这9个建议倘若全部落实到位,每年可以多“催生”将近1千万人。

  看上去很美,但遗憾的是,可能隐藏着不止一个陷阱。

  盲目补贴,可能导致更畸形的后果

  在中国,公共政策领域的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是,许多提出公共政策建议的专家,由于既不是直接的成本承担者,也不是政策一旦真的执行后可能会造成的损失的承受者,所以很少或根本不考虑钱从哪里来、会不会带来其他非意图后果等问题。

查看余下7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