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钧:欧美的“脱钩”的后果有那么严重吗?
有朋友发来如下消息:
最近跑了几家出海企业,很是感慨。企业为了在中美脱钩背景下拿到订单,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把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尽量放在自己国家的家门口是第一步。随着美国加大打击力度,企业又开始搬到了墨西哥和巴西,实在不行的还有一个印度可以选择。企业家向我倒苦水,他们也不想走,但顶不住欧美客户撤单压力,不得已走出去。问题是,对立面的胃口越来越大,产业转移已经不够格了。按照欧盟的想法,最好中国先进企业把技术资料交出来,把企业送出去,这样一步步入坑,总有走到头的那一天。到了那一天该怎么办?看着一脸彷徨的企业家,谁心里也没底。未来会如何?
我谈谈我的看法。
说欧盟对中国出口施加压力,是欧盟的企业直接施加的这种压力吗?不是,当然是欧盟及其各国政府对中国企业施加了这种压力。这说明,欧盟各国政府,是本国企业的后台!说明欧盟并不是什么“市场国家”。
如果此说属实,那么,我们的政府为什么不能支持自己的企业呢?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资源十分丰富,消费市场极其庞大。我认为中国市场总需求,远大于欧盟!
我们需要欧盟的市场,需要美国、日本、南朝鲜的市场,欧盟、美国、日本、南朝鲜何偿不需要我们的市场?考虑到中国的市场比整个西方的市场需求和生产潜力还要大,那么,总体来说,在与美国西方的贸易斗争中,我们的筹码更大!只要中国政府把中国企业都组织起来,在拼市场、拼定价权、拼工业方面,中国不会落于下风。
你欧盟、美国、日本的商品想进入中国市场,那么,你就必须开放你的相应市场!否则,你不让我的商品进入你的市场,你的商品也别想进入我的市场。反正,我市场潜力大,你市场潜力小。以市场需求为筹码,你美欧不行。
注意,中国政府必须把中国企业组织起来,不能一盘散沙,不能打乱仗,防止被美国、欧盟各个击破。
此其一。
其二,这个世界,只有美国、欧盟、日本、南朝鲜市场吗?没有俄罗斯、拉美、非洲、阿拉伯世界、中亚、东盟市场吗?为什么只重视美国、欧盟、日本、南朝鲜市场,而忽略拉美、非洲、阿拉伯世界、中亚、东盟市场呢?我认为,俄罗斯、拉美、非洲、中亚、阿拉伯世界、东盟市场,整体上比西方市场要大得多!是“西瓜”与“芝麻”的关系。为什么那么强调西方市场这粒“芝麻”,而忽略全世界其他地方市场这颗“西瓜”呢?
其三,市场,不是现成的,需要培养!比如非洲,电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好,交通条件差,其市场需求就有限,比如对电器的需求。那么,中国应该凭借自己在基建方面的优势,在非洲建设电力、基础设施,培育这个市场。这样,中国的电器、汽车、通信等工业品,就有了需求市场。而且,在非洲建设电力、基础设施、交通等,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市场需求。非洲人民对于中国的这些建设,是非常欢迎的!我有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