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斗争与经济发展的探索
近期一段时间来,通过一些学者和左翼分子的宣传,关于阶级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再一次被摆到台面上来,但他们大多数只谈及二者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未从本质上进行剖析,所以也就无法提出解决办法。
一、矛盾
经济发展就是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然后再用手术刀切除资本主义,最终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但是资本主义不是固定不变的,物质是运动的,资本也是化生的,最终是难以割除的存在,这就犯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而阶级问题强调阶级斗争、不断革命,阶级间的斗争是残酷的、你死我活的,不允许存在两个阶级,所以这就同经济发展在路线问题、阶级问题、意识形态、发展模式等方面发生了分歧。
二、阶级斗争的必要性
列宁同志曾说:“旧社会在灭亡了的时候,很可惜,资产阶级的尸首那就没办法一下子把它钉在棺材上,埋葬在坟墓里,资产阶级的尸首在散发着臭气,它把毒气传染给大家,它在散发着臭气!”资产阶级的灭亡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不断革命斗争,才能保证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也说:“一切的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主义,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只有通过不断的阶级斗争和自我革命,才能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经济发展的问题
3.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用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那就要改变原本的生产关系,用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去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分配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公有制之外,私有制经济在生产方式上其实和资本主义没有区别,通过资本的异化,使得私有制不断壮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有制需要和私有制竞争,这就导致了在人民群众的眼中,公有制和私有制没有什么区别,都需要消费去购买生产产品,久而久之,私有制不断扩大,并使得一些公有制带有私有制色彩。
私有制体系下,生产者的地位和关系是被剥削者和雇佣关系;在公有制体系下,是平等地位和互助合作关系。显而易见公有制是更加合理的,但是资本主义通过自己的诱惑、异化、掩藏,使得一大批一大批劳动者沦陷。资产阶级的壮大,是建立在剥削劳苦大众的基础之上,这也就导致贫富差距逐步加大。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显而易见,私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加剧社会矛盾,如果资产阶级依靠自身的资本,给予被剥削者的报酬比按劳分配的报酬要高,那会有更多的劳动者投身到私有制经济中。
当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也就会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由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构成。随着私有制不断发展并占据社会主流,曾经作为公有制经济中主力的工人阶级不再是主角,工人阶级的地位进一步下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现在来看看工人阶级的境遇,实在让人感到悲哀!
3.2国家与资本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提出了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专政之下,允许私有资本的存在,以促进经济发展,但这些私有资本要被无产阶级牢牢掌控,而其他主要资本则归国家所有,这也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我国也曾是这种模式,由国家直接接管大企业,同时存在许多小企业,国家就如同大资本家一样。但是,“国家资本主义”真的能掌控资产阶级吗?苏联的实践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钢铁巨人也最终倒在了1991年的冬天。
教员意识到,“国家资本主义”必然出问题,国家资本不可能由人民实际掌握,只能由代表人民的政府去掌握,然而政府是由政府官员、领导组成的,一旦这些人接触到资本,资本主义的异化是不可避免的,也就会出现贪污腐败、官僚资本主义、享乐主义,所以教员才提出来要不断革命、坚持阶级斗争。
邓公认为除了单一的国家资本以外,还要通过改革开放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但是要以国家资本为主,社会资本为辅,金融资本作为补充,并且邓公也一直强调了四项基本原则。可是在今天,已经逐步演化成了以社会资本为主、国家资本为辅、金融资本作为补充的形势。
3.3资本的异化
资本的异化是自上而下的,只要允许资本的存在,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资本的异化。但是我们无法在特定的时期消灭资本,需要利用资本发展生产力,这就是教员所说的矛盾的特殊性。资本首先会把个人异化成人格化的代表,使之成为资产阶级,随着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资本,在政治领域也存在权力的私有,这就导致了官商勾结、行贿受贿、贪污腐败、享乐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现象。
3.4意识形态
阶级斗争之间包含着意识形态的斗争,当资产阶级出现的时候,就会宣扬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宣扬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转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法国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如教育、法律、文化、传媒等向人民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人民是统治阶级,国家意识形态应该是人民意识形态的体现。可如果统治阶级中出现了走资派,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落入走资派之手,那么人民的意识形态也会受到决定性的影响,这会让人民逐步适应、接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习惯被剥削、被压迫。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了的时候,构成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也会发生改变。当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之间发生矛盾,革命就会爆发,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是前车之鉴。
四、怎么办?
当今的“网左”仿佛得了一种“幼稚病”,他们认为只要坚持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反对一切资产阶级与资本化的产物就是正确的,殊不知,这正是教员所反对的“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另一方面,有些激进的、辨别力不强的“网左”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当枪使”,站在社会对立面,激化矛盾,甚至“打着红旗反红旗”。
怎么办?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一方面,在当下阶段我们没有办法消除资本,我们要依靠资本去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坚持阶级斗争,警惕资本。阶级斗争和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谁先谁后的问题,二者是同步的。
具体的方法如下:
1.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逐步去私有化,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提升按劳分配在分配中的比重,减少资本在分配中的占比
4.提高工人阶级的地位,提升工人阶级的幸福感
5.严格掌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健全审查制度
6.坚持阶级斗争和党的自我革命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