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战场——《红楼梦》研究问题上的阶级斗争
曹雪芹的《红楼梦》,从问世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世纪了。两百多年来,在《红楼梦》研究问题上,始终贯穿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
正象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所指出的:《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个阶级,各个政治派别,都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对《红楼梦》作出评价,紧密地为本阶级的政治路线服务。
十八世纪中叶,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尚未完全脱稿,便开始出现了对《红楼梦》的研究和评论。据目前所知,最早的抄本一七五四年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的脂砚斋批语(简称“脂评”),就是作者曹雪芹同时代人对《红楼梦》所作的评论。
从“脂评”内容看,它提供了些有关作者生平和创作意图的资料,但更多的是,评论者按照自己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观点,对《红楼梦》作了歪曲的解释。
《红楼梦》传抄、刊行以后,它在社会上的影响更为广泛。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成为风行一时的著作,至有所谓“开谈不讲《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记录。
稍后不久,即嘉庆、道光年间,对《红楼梦》的研究,又逐渐形成了一种学问——“红学”。这种情况,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但是,所谓“红学”,包括五四运动以前的“旧红学”派、五四运动以后的“新红学”派,以及全国解放以后出现的“修正主义红学”派,无不极力歪曲、抹煞《红楼梦》的历史内容和社会意义,掩盖了这部政治历史小说的真面目。
《红楼梦》刚一问世,封建统治阶级就异常敏感地嗅出它的反封建、反孔学的政治味道,认为对它们的长治久安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他们把《红楼梦》看作洪水猛兽,不惜采取种种卑劣手段,妄图毁灭这部巨著。
第一,清王朝统治机构诬指《红楼梦》为“诲淫诲盗”的书,明令“一概严禁收毁”,并把是否认真禁毁《红楼梦》,作为考核官吏的标准。
第二,配合国家机器的严酷镇压,封建地主阶级制造出形形色色的邪说谬论,疯狂进行诋毁。他们一忽儿攻击《红楼梦》是“启人淫窦,导人邪机”的“淫书”;一忽儿又反诬《红楼梦》是“祖《大学》而宗《中庸》”的宣扬孔孟之道的“性理”之作。
第三,封建文人纷纷起来进行续作,乌七八糟的《红楼后梦》、《绮楼重梦》、《红楼幻梦》等坏书层出不穷,它们狂热宣扬封建礼教和因果报应,描写污秽下流的男女艳情,同《红楼梦》大唱对台戏。
第四,他们甚至用下流龌龊的语言,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恶毒谩骂曹雪芹无子承嗣是所谓“编造淫书”的“报应”,并识咒他在地狱中受苦,企图扑灭《红楼梦》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