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关于儒学及其生命力问题——以马列毛理论对读先秦儒学


  【按:本文是在一个微群,两次与某位民间“公羊学”学者讨论孔夫子和儒学时的发言。为了加强可读性,稍稍顺了顺文字。】

  一

  旧时代的精英层,包括从汉代读书做官时开始,儒家思想虽然始终是学习的核心点击,但始终没有成为儒生安身立命的实际参照,儒生——官宦集团一代又一代走极端,对上破坏王朝低水平的公共性,对下把农民逼到无法维生的地步,这才导致不断的王朝循环的。

  儒家推崇由内圣而外王,试图从增进个体修养的路径出发,去约束一个人的行为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王道事业,但最后证明:思想对于权力运用和自利机会主义的约束是很有限的,思想之外的约束始终缺乏,才是关键,也是历史经验;当今时代,不宜过度鼓吹义理及其作用,一则缺乏过去的史实根据做支撑,一则很难让人信任其超越其他思想的自我约束作用,否则,一开始就有说过了的嫌疑,很难推开。还是需要关注思想与现实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间去完成再阐释过程,这还不说各种义理含量为零的伪学泛滥。

  以今天的意识形态现实而言,马列主义作为口头上的意识形态指导,实际上已经边缘化了,关键“闲置”策略就是“马列主义不战斗”——不据以参与实际的理论斗争,不用于分析生产生活秩序的日常,在这些方面是西化理论占据讲台和刊物,人们也慢慢被教会用这些去分析观察经济政治和社会,最后马列就自然地边缘化了。那些口头上还愿意坚持马列的,也一样陷入死循环了,在分析生产关系问题上,不关注活生生的人的生产处境和体验,而是走入从书本到书本的末路,这在另外一个方面助长了马列主义不战斗的状况。

  儒学如果真的心怀豪杰之志,复兴王道,先要恢复战斗性,这样才能够在比较鉴别中间去掌握群众,为此话语和策略都需要更新,要把人们关注和忧虑的大问题说清楚,提供可信的答案,不然还是走不出在少数同好小圈子内部循环的困局。要不然的话,局限于小圈子循环,那不真的成了孔夫子说的那种系而不食的匏瓜了

  如果儒学要作为一个思想体系,要回到现实和介入现实,也一样需要回应现实社会和民众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答案,而不是倒退回到义理的讲述中间;为此,还需要回应儒学产生之后的系列世变——霸道为何会兴起、其后政权组织中间作为儒学人格化载体儒生的阶级本能走极端问题,还存在着如何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如何合理组织民众的生产生活等问题,没有这些方面的建设性回应,儒学就走不出书斋来。甚至,还是历史进程中间,在儒学尚称昌盛的古代,就已经被乡愿所逆向淘汰了。一句话,儒学还回到历史和政治之中去讲述,而不能够停留在其外去讲述。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