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在干部培养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2021-10-18 850 5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昆仑策网

1.webp (20).jpg

  在高校里,经常会在一个干部任命的布告栏里,看到某个青年干部准备调离学校,到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担任正处级或者副处级的职务,于是需要给予公示。一般说来,如果不存在什么重大的问题,这样的公示都会到期通过。

  这样的年轻干部一般都是在学校里工作了相当一段时间。先是读本科,然后读研究生。或者在本科毕业后,担任学生辅导员,然后读一个在职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就可能担任一个副科级的职务。有的是读了博士之后,再来担任领导工作的职务。应该说,这样的年轻干部一般都是很优秀的。他们有学识,也肯干,而且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交付给他们的工作,并且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些工作中的具体任务。

  他们在调离学校、到地方政府部门任职,应该说是对他们自身才能的承认。只是,最近,在读了有关人才培养的一篇文章后,发现这样的干部培养方式,其实是存在某些问题的。这就是说,这些年轻干部,虽然先在学校,后在政府部门工作,但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缺少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没有在最基层的部门工作过。当然,或许也可以说,他们到政府部门担任正处级或者副处级的工作,应该也是一种基层工作。不过,我们还是要看到,担任这样的职务,接触最基层民众的机会是比起真正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来要少得多。基层干部天天都在接触着最基层的民众,对基层民众各方面的了解,对他们的生活疾苦的了解,比起那些位于处级岗位的干部来说,要更加广泛一些,也更加深入一些。而那些一到社会上,就担任处级岗位工作的年轻干部来说,他们就缺少这样一段履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缺憾和损失。

  对于一个干部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与最基层的民众接触,并且与他们共同工作,就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需求。这样的干部,要么只是看到了些表面现象,要么就是听汇报、看材料来了解基层的情况。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最近,有个报道,说一个干部跟着快递小哥干了一天,才知道快递小哥的工作是那么辛苦,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没有五险一金,将来的社会保障也落不到他们的身上。这个干部只跟快递小哥干了一天,就了解到这么多的东西。如果他能在基层与这些民众接触更长的时间,那么这对于他了解这些基层民众各方面的情况,肯定是有更大帮助的。

  一个干部,如果没有接触基层民众的经历,甚至长期都没有接触过基层民众,那么他的工作作风是肯定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他们不太能够真正从群众的需要来考虑自身工作,因此,也不能真正了解民众的疾苦,自然也就不能明确自己要怎样做,才能真正解决群众日常生活的困难和问题。这样的干部,只知道对上级负责,不知道对人民负责。对上级负责,有利于个人的升迁,而对人民负责,在他们看来,对他们个人没有任何好处。这样的青年干部,在这些年来,我见过的实在大有人在。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