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好理论要回答时代问题
我常想,好的理论最重要的是要回答时代问题。坚持实事求是,践行中国道路,发展中国学派,这是我们中信基金会的宗旨。我作为一个学者,拥护这个宗旨而且决心践行它。现在出版的这套《张文木战略文集》就是我践行这个宗旨的学术体现。
坚持事实求是,是我党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在中国革命的时候,曾经以苏联为榜样,结果丢掉了根据地。在革命中“苏化”不行,那在建设中“美化”也是要出事的。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走得远,中国能够走到今天遵循的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我在做研究的时候,对这一点体会最深。
实事求是里头有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唯物论,一个是辩证法。唯物论就是人得吃饭,辩证法就是人的能力是有极限和底线的。国家也是有生命的,也有“吃饭”的问题和战略极限的问题。
国家发展需要消耗资源,这是唯物论,这也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底线。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任何国家都有其能力极限。过了这个极限,国家就会出现衰落。由此我提出“大国崛起于地区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扩张”的命题,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命题。国家不能饿死也不能撑死。国家战略的本质是让国家长治久安,而不是让国家拼命的学问。拼命首先是为了长远目标而不是相反,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一赌国运的事我们不干。走得远的路才是路,这就是中国道路。
我们做学问是为什么的,学问是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必须带着刀子。我治学的目的是把学问变成刀子,如果把刀子研究成所谓的“学问”,这样的治学就失败了。北宋时期的文化人就是把刀子变成学问,于是就出事了。现在学界有些人“言必称希腊”,都是把“刀子”变成学问了,仅靠“之乎者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坚持问题意识,解决问题是我的治学导向。
我常想,今天我们的伟大实践,在22世纪的孩子眼中将是怎么的?这就要求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得要认真研究并正确反映这个时代。
一个伟大的时代要有文治,还要有武功。汉朝当然不能没有汉武帝,但也不能没有司马迁。做好“司马迁”的工作,深刻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就是我们今天知识分子的使命。
22世纪的人认识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取决于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反映这个时代的深度,我们如果不能把这个时代准确地反映出来,那我们就等于辜负了我们的时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我最怕22世纪的孩子对今天我们时代的伟大实践的理解被那些虚无的东西给歪曲了。怎么办呢?只有把它写好。
我们拒绝“言必称希腊”是对的,但前提是要扎扎实实地去把中国的东西写好,光批评而没有建设是不行的,要把中国的问题扎扎实实解决好了才行。所以,不唯上,只为实,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问题,坚持唯物论、辩证法,形成融合事实求是、中国道路和中国学风于一体的理论体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