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再谈教材之乱:鬼影重重


  推荐阅读也谈教材之乱,向历史深处叩问

  1

  2007年9月,全国刚刚进入开学季时,上海市传来了一则重磅消息:此前大张旗鼓、所谓“隆重推出”的上海市二期课改的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材,在全国各界声讨之下被正式停用。

  舆论戏称“酝酿八年、试用三年、推广一年”

  一年前,2006年9月1日,就在那版受人瞩目的历史教科书被上海教委宣布正式使用的第一天,美国《纽约时报》驻华分社社长周看(Joe Kahn)就洋洋洒洒、兴奋书就了一篇措辞微妙的报道:《毛泽东去哪了?中国修改历史教科书》

  八天后,2006年9月9 日,毛主席的忌辰日,周看又兴致冲冲地接受了南方系媒体《南方周末》的采访,大肆赞扬上海市“与时俱进”。

  在南方系的话筒前,周看称:“我看到上海的新版高中历史教材里曾经长期占很大比重的强调毛泽东领导革命、阶级斗争的内容,已经相对减少了。而摩根银行、比尔•盖茨、纽约证交所都进入教科书,政治英雄让位给经济英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也是我写那篇报道的动机,上海市方面做得非常不错。”

  那部教材,可以说是当时近三十年来去意识形态化、去阶级化、去毛化思潮向教育领域渗透的巅峰之作。

  可以说,已经毫无保留、毫不遮掩地显示了右翼买办力量对下一代孩子所使用的教材课本的思想入侵。

  同时,也反应了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经济龙头城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某种“旗帜性”。

  当然,以那部“经过上海市委审核”、带着毒气的教材为节点,也为此后不久上海市的政治震动、肃清正源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从前一年的2006年秋天开始,北京市李文海、沙健孙、张海鹏等七位历史学者就在孜孜不倦地痛批、反对、抵制上海市这部乌烟瘴气的教材,要求上海市教育局立刻停用该教材、整肃上海市课改办。

  特别是对上海大学历史学教授朱学勤以“殖民有功论”力挺那部毒教材的反动观点的驳斥,最为激烈。

  推荐阅读学阀的山头主义

  这七位学者的批评意见当时集中刊登在教育部所属科研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内部刊物《社会科学情况反映》上,他们认为:“编撰者思想混乱,该教科书既脱离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脱离中国史学发展的实际,淡化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化的表现比比皆是”、“上海版历史教科书离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只讲现象不讲本质,在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学术方向上都存在严重错误,上海地区必须立即停止使用这个新版教材。”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