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三里河的“官儿们”
民间有句俚语,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儿小,不到广东,不知道自己钱少。
有人说在北京,走路不小心随便撞上个人,这人可能就是国家部委的处长司长局长。这略显夸张,可在北京是发生过的事。
但北京还有一句老话,叫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这话怎么来的,不得而知,据说明清已经开始这么流传了。对“东富”和“南贫北贱”之说,我没有考证,不敢妄言,但对“西贵”之说,我们住在西城三里河的人,其实都能有真实的佐证。说贵,无非指的为官者多。
且不说那些集中在军事博物馆以西的地方那些军队大院,那里岗哨林立、排列有序,那可是解放军各军兵种的统帅机关,那里“官员”集中啊,简直可以称得上一大景观。海军、空军,原来的总后、炮兵、工程兵、装甲兵、铁道兵等等,他们的大院和司政后机关,在这里绵延十余里。这些大院里,历来官多兵少。司令、政委、部长、局长、参谋长,比比皆是,师团级参谋干事在这里被戏称为“瞎参谋烂干事”,不过是机关跑腿的。
1949年全国解放,百事待兴,毛泽东主席大笔一挥,在一片荒凉坟岗之地圈出了一个个大方块,于是方块上建起了一座座人民解放军的高层指挥机关。七十年代以前,在公主坟以西的马路上,早上黎明时分出操,穿着绿蓝白军装陆海空的各军种的出操队伍,把一二三四的口号声喊得此起彼伏,震天价响,所以人们把漫长的复兴路大街又叫解放军大道。
不过,我说的西城之“贵”,还不是指这些军事机关集中的“司令部”,我想单说我们居住的三里河。
三里河,地域所辖说法从来不一,在习惯上,是东起月坛公园,西到钓鱼台门口,南临复兴门外,北到阜外大街的也就几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地方,因为原本有一条源自玉渊潭的同名小河,河上有一座建于金代的石桥,石桥距金朝中都建的北城墙会城门三里路,所以从古至今就叫三里河。但是,在中国,不,可能在全世界,这是少有的国家高级机关的集中地。你可别看这里面积不大,却是国家枢纽重地,政令出了中南海之后,中国的最重要的施政命令主要在这里发出。什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核工业部、物资部,银行、外汇、港澳、工商、统计等等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的领导机构,在这里鳞次栉比。所以解放以后,有人曾把这里戏称为小国务院,或者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
机构庞大众多,走出的官员就多,别的不说,就一个国家发改委大院,即原来的国家计委大院,就走出过许多重量级人物,诸如部长、副部长、局长、司长级的官员,更是举不胜举。因为从解放以来这些机构都在此办公,官员们自然多居于此。官员太多了,中央干脆把钓鱼台对面的南沙沟建成了一座部长大院,于是,从解放以来很多退下来的部长们,便大多居住于此地。当然,这其中还包括不少享受部长级待遇的国宝级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