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在德国财长吞吞吐吐的背后
德国《世界报》网站1月16日刊登题为《我们必须让全球化重启》的文章。作者是德国财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中国《参考消息》在1月18日对他的文章进行摘编后刊发。
林德纳的文章说:世界经济论坛在其最新的《2023年全球风险报告》中描绘了一幅黯淡的图景:“这是人类发展几十年来首次出现倒退的时代。”全球各地都可以听到宣扬悲观的声音。人们说,全球化已经失败。
高通胀、利率上升、供应链问题和能源供应困难,特别是俄乌冲突的后果——所有这些都掺杂在一起。这种令人迷惑的混合物被当成了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已经达到极限的证据。
然而,这些问题是怎么出现的,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林德纳的文章里似乎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当然,文章中也在不同的地方给出了点滴的一些回答。
他提到的高通胀、利率上升、供应链的问题和能源短缺,都是现象,或者是一种表面的原因。实际上到底是什么?我想林德纳不是不清楚,而是不方便说。因为所有这些问题,以及所谓全球化面临的重大困难,最主要的根子都在美国那里。
林德纳的问题只提到了贸易保护主义。这显而易见是针对美国的。但是,美国为什么要大行贸易保护主义之道,林德纳又再次闭口不提了。在文章中,林德纳只是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思路。
他说,如果想获得更多的复原力,就必须让全球化重启。当前的危机需要让人们进行升级,修复旧有的缺陷,提高运行速度并实现新的合作形式。
林德纳认为,在市场经济的秩序之中,作为创新推动者、成本削减者以及新想法和新技术的开路者,它们不可或缺。
这些因素当然是无须质疑的。问题在于,要重启全球化,如果只是使用上述那些过去就已经发挥了效用的因素,能解决今天面临的这些问题吗?仅有这些因素就真的能重启全球化吗?
他提出,现行的“欧洲操作系统”需要升级。要必须回归增长的道路。这里所谓“欧洲操作系统”应该是指欧洲主要是欧盟现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运行机制和政策思路。那么到底要如何升级,林德纳没有说,或许他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似乎现在还不能公开说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欧洲面临的困难,不是说与所谓“欧洲操作系统”没有关系,而是欧盟现行的经济与政治政策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比如对于债务较高的问题。这个问题存在的时间不是一两年,而是十年、二十年都不止。但欧盟有什么办法吗?欧盟现行的法律不允许欧盟干预各国的财政政策。所以欧盟眼看着一个一个国家的债务危机,却完全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够做的,似乎只是在这些国家面临危机,甚至濒临破产的时候,赶紧想办法掏钱,把这个债务窟窿给设法补上。这让欧盟中那些掏钱的国家非常不爽,也非常不甘,但也无可奈何。而那些债务的窟窿暂时被补上之后,这类欠债的国家似乎也没有动力改变自己国家的这个根本性问题。他们的态度就是得过且过。今天吃饱了不饿就不错了,明天是不是还会饿肚子,那就是明天的事。今天再操多少心也没用。
这样的欧盟,你能让它的操作系统怎么升级,又能升到哪里去?美国也在为其国债的危机而头痛。美国又能如何?似乎美国只能是借新债以还旧债。能拖一天就拖一天,能耗一日就耗一日。美国如此,欧盟还有什么更高明的办法吗?或许有办法,但不敢用,不能用。比如用壮士断腕的做法,对高债务国施加必要的压力,或者促使他们采取更为严格的财政政策。但似乎现在不太能行得通。
林德纳还说,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必须互为补充,以克服巨大的经济挑战。公共投资有点囊中羞涩,而私人投资你得想办法激励起来。现在再用出更多的忽悠招数,真的能让私人投资进入你需要他们进入的领域吗?没有真正的利益吸引,私人资本是不太容易忽悠的。你拿出的利益诱惑太大,自己承受不住。而利益诱惑太小,人家私人资本根本就没有兴趣。吸引私人投资当然是有效的,但真的能吸引多少私人投资进来,还是要靠撞大运。
林德纳说,在脆弱动荡的年代,稳定来自于增加自由贸易而不是减少自由贸易。唯有多边合作才是增长和繁荣的关键。
或许,这一句才是林德纳最想表达的意思之一。因为破坏自由贸易,搞贸易保护主义,破坏多边合作的恰恰就是美国。林德纳不便直接点美国的名,只能用这种遮遮掩掩的姿态来表达他的真实想法。当然,这种加强多边合作的意见也是针对德国内的企业来说的。虽然现在有的德国企业在中国投资有很积极的表现,但是大多数德国企业似乎还在观望,还在犹豫。所以,林德纳很希望德国的企业在多边合作领域里有更大的投入。而且,这里说的多边合作并不单指与中国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这种合作也是很重要的。简单说来,就是不能跟在美国后边盲跑,不能美国说什么,德国就要跟着做什么。那样做实在太愚蠢了。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