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昔日的日不落国今天已近不见天日
凤凰卫视不久前的一期《大新闻、大历史》节目里,专门讲述了英国目前的境况。英国的境况看起来极不乐观。目前的高通胀、低收入,让大多数英国民众已经无法忍受了。很多行业都举行了全国大罢工。英国铁路、皇家邮政、英国全国的护士,甚至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城市内的地铁与公交车,几乎所有有着工会组织的行业都相继举行了罢工。他们的诉求并不复杂,主要集中在一点就是要涨工资。
但恰恰就是这样一个诉求,英国政府却无法满足。英国政府不仅主观上不会同意涨薪的诉求,就是在客观条件上,英国也不具备这样的因素。英国政府手里没有钱了。如果印了钞票涨了工资,那么立刻就会出现新的通货膨胀,而物价又会出现新的飙升。于是新增加的工资立刻又不够花了。再涨工资,就出现更新的通货膨胀。这样的恶性循环已经没有终结的可能性了。
英国人现在的生活到达什么样的悲惨程度? 《大新闻、大历史》的节目中说,已经有一些英国家庭已经不得不在削减吃饭的次数了。具体怎么个削减法,节目里没有讲得太具体。是一天减少一餐,还是多天减少一餐,可能不同的家庭在做不同的选择。但这样的选择再如何多样性,都是非常痛苦的。
八十年代之前,在英国工党执政时期,那时的英国经济已经由于七十年代初期的能源危机,英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停滞与衰退,但在能源危机之前的经济还是过得去的。所以英国工党政府在解决英国社会福利体制方面,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失业者所领取的福利实惠对维系一家人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七十年代后期,撒切尔夫人作为保守党的代表上台执政,开始实行所谓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进程。看起来,私有化进程为政府减轻了不少负担,但是在英国的公共支出中,维持社会福利和保障方面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更重要的是,这种经济私有化并没有给英国经济带来任何积极因素。英国经济的停滞没有得到任何缓解和改进。而且新自由主义对资本的政策就是减税,以刺激经济的复苏。但富人的税是减了,但国家的经济却没有起色。
后来,英国把自己的经济状况的失调归结为英国加入了欧盟。于是英国举行全民公投,要脱欧了。其结果是,英国脱欧之后,原来在欧盟内部的各种优惠都丢掉了,英国脱欧给英国带来的不确定性更多更复杂了。很多英国人后悔走上了脱欧之路,但事情就这样无法挽回了。
在此期间,英国还跟着美国打了伊拉克,参与了阿富汗战争。凡是美国出手的地方,英国都要跟着干活,而且还自掏腰包。英国的财政收入愈发捉襟见肘。这次俄乌冲突,英国还是首当其冲,拼着命地给乌克兰大量的军火和武器,一副大义凛然的架势。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