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亟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守正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也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规律的理论体系,将经济理论体系建立在以“客观经济规律”为依据的坚实基础上,使政治经济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必然成为解答一系列重大课题的经济理论支撑。
尤其,“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2]。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经济理论阵地却长期被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占领,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逐渐被颠覆,失去了它本来的面貌与魅力[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人类求解放”的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亟需实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守正复兴,使经济理论指导思想重新回归真理的轨道。
一、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恩格斯说,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列宁把政治经济学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但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社会生活领域划出经济领域,从社会关系中划出生产关系,认为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本质关系,生产关系伴随生产力发展而发展变化,生产方式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建立于“以人为本质”客观经济基础。马克思指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5],建立于“以人为本质”的生产关系客观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使政治经济学不仅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具有实践的研究对象,指出现代化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产生的矛盾,并从社会经济运动内部寻找解决矛盾的积极力量和因素,从而使政治经济学成为真正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力突出“人的本质”在生产关系中的基础定位,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体现着突出“人的本质”在生产关系中的基础定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共同富裕,根本目标在于“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业”。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