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评普京年度记者会:“过度轻信”及其他
01
俄罗斯的年末大戏,是普京总统的记者会。
按照惯例,每年12月底,普京都要举行一场长达数小时的记者会,向国内外观众阐释自己的内外政策,同时展示自己机敏的思维和旺盛精力。
去年,这场记者会被取消了,原因应该与俄乌战场的严峻形势有关。
今年不同了。
俄乌战争,经过一个艰苦的相持阶段,再次来到了一个转折点,美国与北约对俄罗斯的围堵,已尽显疲态,2024年,战争很可能以一个对俄罗斯有利的结局结束,所以记者会再次如期举行了,普京总统满面春风地出现在电视镜头前。
这次记者会,有两个非常有趣,也大有深意的细节。
一是,当多名记者举手提问时,主持人,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让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先提问,但被普京打断,要求先让中国新华社记者提问。
是的,世界已经变了。但本应对世界的变化特别敏感的新闻秘书,还是有点墨守成规,他安排的提问顺序,表明他对世界力量格局的认知已经过时了,而普京作为俄罗斯的舵手,显然拥有远比佩斯科夫开阔的视野。
总统也很无奈啊,有的时候还要做自己新闻秘书的“秘书”。
二是,有记者问普京,他对20多年前的自己有什么建议?
普京回答说,他首先会告诫自己,在与“我们所谓的伙伴”的关系中不要“过度轻信”——普京在谈到美国和西方时经常使用“我们所谓的伙伴”这个说法。
这句话,应该是普京总统的真心话,它有自责的含义,但更多的是一种抨击或者揭露——美国和西方总是欺骗那些相信他们的人。
02
“过度轻信”美国和西方,可以说是苏联晚期,以及苏联解体后出现的新俄罗斯早期政治人物所留下的锥心泣血的历史教训。
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都轻信西方承诺,前者导致了苏联解体,后者连俄罗斯也差点赔进去。
普京在担任俄罗斯总统之初,也仍然相信西方会接纳俄罗斯,在第一个任期中,他曾经很认真地提出过俄罗斯加入北约的问题。
但普京可能不了解的是,英国陆军上将,第一任北约秘书长黑斯廷斯·莱昂内尔·伊斯梅男爵,在1949年就这样概括北约一箭三雕使命——“拒俄、纳美、抑德”。
也就是说,苏联(俄罗斯)和德国,同时都是北约防范的对象:北约的正面是围堵苏联(俄罗斯),背面是为德国穿上拘束衣,同时为美国插手欧洲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
如果俄罗斯加入北约,则北约会完全变成一个失去目标的组织,反而会变成俄罗斯与美国争夺欧洲领导权的平台,美国和英国又怎么可能让俄罗斯加入呢?
普京是很聪明的,他很快意识到加入北约是不可能的,于是把重点转向阻止北约东扩,他希望西方能够履行当年前苏联善良老实地允许德国统一时,西方作出的“北约不东扩”承诺,但这也很快失望了,从1999年到2020年,北约进行了5次东扩,向俄罗斯方向推进了1000多公里,并把手伸向了俄罗斯民族的发祥地——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