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唐仁健被查,餐桌安全就能解决了?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被查处,网友异常兴奋,左派表现最为激动,部分写手和网友认为他是餐桌安全的大祸人,以为查了他,餐桌安全就会大为改观。

  然而,实际情况会是这样吗?

  这不是打问号的问题,而是明确否定的问题。唐的被查处应该是腐败所致。该部被抓的在任和前任还少吗?解决了民众的餐桌疑虑吗?似乎没有。

  餐桌安全似乎是一部与农业本身无关的悬疑片,它需要从多视角研判分析。

  ZJY争论,已经超过了二十年,布局并推广它的时候,唐仁健还没有说话的空间,事到今天,他也就是个顺流而下的执行者罢了,他负不起任何责任。

  最近,我还听说部分地方存在种子滥制滥推的情况,粮食、蔬菜、果品等种子主要源头在国外,未经审批的种子也流入到市场。

  国人讲粮食安全时,第一联想就是产量,总是问“我们能不能吃饱?”,眼光只盯在耕地有没有减少?产量有没有增产?大家都认为,只是量够,安全就有了保障。

  然而,在大工业化时代,在环境越来越表现为隐性污染的时代,在作物生长权不可由农民自控的时代,粮食安全,尤其是餐桌的整体安全,早已经不只是局限于“量”这一指标,“质”的指标导向更应该引起重视。自然品种时代,安全集中在“量”。人造品种时代,安全集中在“质”,“质”坏了,安全就无从谈起。

  一池清水,是否就比一池浑水更安全呢?

  不一定。浑水,也可能只是有泥沙混合,有足够时间沉淀,它还是能变成适用安全水。清水,看起来很干净,如果里面含有农药成分,如果含有有机物污染,如果含有重金属污染,肉眼都看不出来,人喝下它的危害比那含有泥沙的浑水要大得多。现在的农村,只要不是人工专池喂养,一般的池塘和河泊,根本就看不到野生鱼,稻田里也没有野生鱼,野生泥鳅和黄鳝非常稀缺,部分用于观光的稻田鱼都是人工放进去的,并非真是野生。

  稻田、池塘和小湖小河里的哪类污染会导致野生鱼、野生田螺贝壳、野生鳝、野生龟鳖不再随处可见?

  归纳起来讲,就是“三过”,过量使用化肥,过量使用农药,过量使用除草剂。

  当长期过量使用以上三种物质后,土壤结构已经发生质变,中国耕地与人口比相对较低,完全没有休耕制度可推行的空间和时间,连续性地结构污染最终会形成恶性循环,越用得多,越用得密,就越离不开这“三过”,少一过,农作物就长不好,这就好比人抽大麻抽上了瘾。

  餐桌安全,现在缺少真正可让人信赖的标准,只要民间争论得厉害,科学家就用一顶“科盲”的大帽子给压下来,谁反对,谁就是科盲,许多官员面对这顶帽子时,也是不太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他怕自己被标注为“外行领导内行”。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