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十个互换”能否让你换脑?


  人,不管你生活在哪个国家,一定会接受洗脑,洗脑,不是专制国家的需要,而是所有国家的需要,它是社会治理的需要,区别在于洗脑的侧重点不同。

  近几十年,中国人经历了一段较长的、由外及内的逆式洗脑,再准确点讲,就是西方文化的洗脑,无论具体到哪个方面,最终都是服务于全面接受西方价值理念。

  时间久了,一代一代人的思维开始固化,在每个人的脑子里,许多事情都被洗成了惯性,“不就应该这样吗?”刻在了脑神经里面,质疑,反对,意味着犯错误,甚至意味着反对改革开放。

  今天,我想聊十件小事,都是理念上的互换思维,不讲其对错,只提醒换位,只希望大家在脑子里再反复过几遍,然后问问自己:惯性思维真的不能更改吗?

  第一个小事:学位帽和学位袍。

  现在,正是大学毕业季,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忙着租学位袍和学位帽照相摄影,都在等着校长召开穿袍带帽子大会,天津某大学还无偿奉送学生学位袍帽一套。

  事实上,本科,硕士,博士,在你顺利毕业的时候,当你拿到本本的时候,你的水平已定,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与袍帽毫不相关。

  朋友们,大家不妨这样想,如果学位袍帽不是用于学位身份的穿戴,只是一种普通穿着,你还会这么爱穿它吗?你会觉得很美吗?你会觉得它适合于平时生活吗?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不认为它美,更不会穿戴它。

  会不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想?感觉是这样。

  年轻人为何如此痴迷这套洋袍洋帽子呢?很大程度上在于追求一种仪式感。穿上了,戴上了,读书的光荣终于得到体现。

  倘若我讲的“仪式感”符合多数人的思维,那我就得互换问些仪式感问题:

  假如,现在使用的欧式袍帽不是欧洲的,而是中国祖先留下来的,欧洲人今天授学位时穿的是西装,中国人会不会非常嫌弃这种老古董?会不会更喜欢清一色西装领带阵式?

  再假如,中国人选择的是秀才、举人和进士装作为学位装,而欧美人继续用袍帽装,你会觉得哪一种让你更喜欢?会不会嫌弃咱科举的东西不好?

  又假如,欧美人喜欢上了中国的科举装,而中国使用的是袍帽装,中国人会不会又骂教育部欺师忘祖?

  还假如,洋人彻底抛弃了学位袍帽,而只有中国人还在用,你觉得很正常吗?

  穿什么,戴什么,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理定位。

  第二小小事:共和与君主。

  前不久,英国皇室曝出许多健康传闻,由此又牵扯出了关于君主制的话题,某些公知可能是许久没当奴才有些不适应,人没走,就搞得如丧考妣。再把时间往前推一点,那个女王走的时候,国内精英阶层也曾悲伤过度,还说全世界都尊重高贵的女王,只有中国人对她不表达哀思,是站在了文明的反面,香港有那么一部分货还哭得泪流满面。

查看余下7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什么阶级说什么话。
0条回复
看过《葫芦娃》吗?
被蛇精蝎子精摁在蛇精蝎子精提供的“营养液”里成长的葫芦娃,就要听蛇精蝎子精指挥,按蛇精蝎子精的意志行事。
~~~~~~
意识形态同样如此!
几十年的西化文化的渗透入侵…你(们)因为人家洋鬼子化那么多人力财力是做慈善吗?
无非是想在若干年以后,你(们)花国人围着洋鬼子的指挥棒转。
~~~~~~
现在已经有众多精英(包括自以为是的精神精英)已经围着洋鬼子的指挥棒转了。
如果没有大的改变,以后围绕洋鬼子的指挥棒转的花国人会成几何级增长。
这就是花国老祖宗早就明白的道理。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0条回复
不错,很有说服力!
0条回复
只有毛主席才能给世界立规矩,而且是有效的规矩。他接见外国元首,就穿布鞋,就在书房。
0条回复
一般来说对有些认识问题是可以换脑的,有些人的认识是立场问题换不了。公知们的脑袋换不了,是利益、屁股决定的。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