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游览沙家浜景区手记:“抗日神剧”及其他
“在一定意义上说,沙家浜景区,就是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一座活的、生动的纪念碑。”
01
端午节前,由于慕名已久,专程驱车数百公里,游览了位于江苏常熟的沙家浜景区。
近年来,因为种种机缘巧合,我到过的景区可谓多矣,包括河南开封的万岁山景区、清明上河园景区、北京的环球影城、上海的迪士尼影城,无锡的鼋头渚景区……,等等。
这些景区中,万岁山、清明上河园,主打传统文化;环球、迪士尼,则庶几可以看作是美国在中国的“文化飞地”,主打美国文化;鼋头渚,则主打自然风光,唯独沙家浜景区,主打红色革命文化!
沙家浜景区,因此弥足珍贵!
常熟县的沙家浜,所以能成为景区,根本的原因,当然因为新四军在这一地区长期浴血奋战,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具体来说,就是叶飞率领的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进作战,与“民抗”等抗日武装在阳澄湖畔会师,横扫日伪据点,打击顽军和流散土匪,建立苏常游击区。1939年11月后,以新四军伤病员为骨干的“江抗”东路司令部成立,继续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
此外,沙家浜有如此之高的知名度,无疑也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革命现代京剧的兴起有关,其中《沙家浜》更是得天独厚,极为幸运地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命名,这就使它即便在部部皆精品的样板戏中,也散发出别样璀璨的光芒。
我想,哪怕撇开政治意义不谈,单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史角度看,样板戏也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样,堪称民族文化的又一高峰。其中的名章隽句,如《沙家浜》中的“智斗”、《红灯记》中的“临行喝妈一碗酒”、《智取威虎山》中的“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必然和唐诗宋词一样,成为国人精神世界中的瑰宝。
值得一提的是,七十年代中期,随着“钢琴伴唱红灯记”、“交响音乐沙家浜”的出现,一条崭新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道路被打开了。
这两部作品所展示的文化,是一种与“旗袍”、“小脚”、 “大红灯笼”等等在气质上截然不同的革命文化,它阳刚、雄壮、气势磅礴、恢弘自信,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是毛主席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结出的硕果。
在一定意义上说,沙家浜景区,就是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一座活的、生动的纪念碑。
02
去沙家浜景区,可观看、可体验的景点与设施不少,这里不一一例举了。
唯一的建议,是游览不妨从参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始——先了解历史,再进入景区,可以避免盲目性。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