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对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的分析
近一段时间以来,经常能网上看到对女权主义的所谓批判。有的甚至认为女权主义是资本家的阴谋之类。还有的认为,所谓女权主义对当今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公害。例如很多家庭不再稳定,在婚姻中,女性经常是离婚的主动提出者。还有的认为,现在有的女性不要婚姻,不要家庭,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负面的作用等等。
我不知道以上这些观点所提出的依据到底是什么,所以想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在网上一查,我有点晕。说起女权主义,有太多的内容,有太多的观点,也有太多的派别。其中大多数看起来是积极的,是有着正能量的。但似乎也有些观点则认为并不都是如此。
因为篇幅所限,这里不可能对所谓女权主义进行非常详细的讨论,只能做一个大致的探究。早期女权主义,也叫女性主义,还是针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男权主义,男女不平等,女性受到更大的剥削与压迫这样的情况所引发的。早期的女权主义,无论是理论还是运动,除了与马克思主义的有关派别之外,大多数都是在指责男性对女性的欺压和霸道。这当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如果抛开与资本主义的斗争,这种所谓女权运动并不能达到他们真正实现妇女解放的目的。
在俄罗斯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以及后来在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新中国,在男女平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即使如此,在男女平等方面,还是有一些瑕疵。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那里的情况肯定发生了一些变化。从不不东欧女性到西欧发达国家从事性交易职业来看,那里的女性地位急剧下降,她们已经沦为西方老爷们的性工具,这里就不多说了。而在中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出现,结果在与女性有关的问题上,出现了资本对女性社会平等地位的干扰与负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现象就是婚姻中出现在大额彩礼。这无异于将婚姻关系异化为买卖关系,女性作为这种买卖关系中待价而沽的商品。这里已经不复存在男女平等的关系了。这种现象的出现,看起来,与所谓的女权主义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可以说对男女平等地位的一种倒退。
然而,在今天的中国,还有另外一种极端的女权主义现象,即西方的一些极端主义的女权主义的观念,在一部分知识女性中颇有一定的市场。中国的这些知识女性,绝大多数倒没有极力鼓吹西方那么极为激进的女权主义观点,但在她们的现实生活中,却受到这种激进女权主义观点的影响。她们不仅不再相信婚姻,甚至有点敌视婚姻,而且也从生理上厌恶男性。她们中有的人干脆就拒绝婚姻。虽然这些女性在人数上是极个别的,但是她们的行为却影响着在她们周围的一些更多的女性。有不少白领女性都认为,我一个人生活就很好,为什么要找一个男人,要我去伺候他,我吃多了撑的吗? 有这个必要吗? 这种观点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有负面作用的,这类观点没有对家庭、对婚姻的尊重,也就谈不上对家族与婚姻稳定关系的保护,因而对社会的整体有序性是有伤害的。再说,现在中国社会的很多家庭,根本不是这些女性想象的那个样子,男子都是大男子主义,女性一定而且必须要伺候男性。现在很多男性都在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因为他们出于对自己妻子的爱,不忍心也不愿意看着她们受到太多的劳累。他们从事这样的家务劳动是心甘情愿的,是乐此不疲的。至少在今天中国的一些家庭之中,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