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没有马克思,明斯基得不了大勋章——评《虚拟资本》(之四)


图片

  一、为什么是明斯基?

  《虚拟资本》第二章一开始,迪朗就用浓墨重彩刻画了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而且还借用瑞银集团的一份研究报告发问:“我们是否已经到了明斯基时刻?”

  迪朗为什么如此推崇明斯基教授?迪朗自己给出了回答:“明斯基之所以在后世享有一定的声誉,是因为他强调,在长期繁荣时期,经济会逐渐演变为一种使系统不稳定的融资结构。”

  然而对于明斯基的声誉,我的看法是“存疑”。

  在我看来,明斯基之所以在今天享有如此高的声誉,不是因为明斯基真正揭示了金融不稳定的根源,而是因为与马克思相比较,明斯基更能被当代庸主流经济学所接受。

  在我看来,“学界之所以要拿明斯基来屏蔽马克思,并不是因为明斯基比马克思更有解释力,而是因为明斯基更容易被主流经济学容忍:与主流经济学相比,明斯基是非主流;但与马克思相比,明斯基又成了主流。”(赵磊等:《金融危机:为什么要重提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比较:与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学相比,明斯基属于激进的凯恩斯主义;但是与马克思主义相比,明斯基又是新自由主义一个战壕的战友。

  可见,明斯基之所以在今天享有如此高的声誉,其实跟马克思有关。如果没有马克思,主流经济学能给明斯基颁发这么大的勋章吗?

  二、金融超级周期

  迪朗关于当代金融超级周期的分析,是《虚拟资本》的亮点之一。

  从政府干预悖论出发,迪朗描述了系统性风险的蔓延逻辑:“这种累积的动力产生了一个金融超级周期,在这个周期内,累积的风险变得越来越大。”

  超级周期或许延缓了危机的爆发,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最终酿成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如迪朗所说,“如果从狭义的金融逻辑来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可以解释为金融超级周期的结果。”

  滑稽的是,主流经济学直到今天也没有什么长进,依然将危机的根源归咎于政策失误和监管不利,或者干脆将危机根源诉诸于人性贪婪(所谓“元道德风险”或“系统性道德风险”云云)。

  虽然唯物史观是迪朗分析金融超级周期的方法论,但令我有些遗憾的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迪朗,在书中给予明斯基以很高的评价:“事实证明,明斯基的一些著作极具先见之明。他在1987年发表的一篇关于证券化的文章就是如此。”

  在我看来,如果真正把握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那么与其说明斯基极具先见之明,不如说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极具先见之明了。

  三、明斯基的盲点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