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市场化浪潮下的教育
目录
1.对教育的反思不能停
2.教育的死亡之卷
3.商品社会的危害
前段时间,教育领域总是出现不合乎社会正义的歧视现象。
一是天津某中学教师当堂公然地为学生的家庭出身分以 “三六九等”继而教以区类的对待,公开表示自己就是看不起这些家里勤恳工作的“普通人”;二来就是大连理工出现了研究生在支教中公开地进行地方歧视,羞辱和鄙斥贫困与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与人民。
这两起事件一经爆出就引起了大众的反感,网友与各舆论媒体也即对当事内容进行了充分的口诛笔伐,在广大人民群众充满正义感的舆论压力下,各相关官方单位也立刻着手对事件表态,并公开予以了涉事人严厉的处罚,削减了相关的焦点和讨论,阻止了事件的进一步发酵。
当然,我们首先必须对涉事人的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进行严厉的否定与批判,这类自私扭曲的行为必须得到教育与处置。在事件始末,正义的声音们也从未停止它们的那份朴素而真挚的责任感。
但对当下教育环境的反思并没有、也不该随着事件得到处理而停止,虽然事件本身已经因对当事人的严惩而与公众达成和解,但在社会中类似的思想和行为仍然广泛存在,或者说在社会当下,围绕着“钱权未来”的实用主义哲学已经占据了教育思想的主导,如此看来,当下又有多少人应当受到批判、教育和处置呢?
人类社会是关系的世界,是具有其一定原理与历史规则的世界,就如接受与遵守法律一样,而在今天,接受教育、通过考试已经是普通人参与社会并在其中流动的必要动力。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贫富差距不小的时代,作为同样赤身裸体呱呱坠地的人,面对不同阶层在物质与文化等资源上的巨大差距,“普通人”唯有在平等的教育上通过这种关于能力与勤勉的对比,才有可能获得一个相对“光明些”的未来,进而获得阶层升迁的机会。
现代的义务教育起源于19世纪资本主义与工业革命的欧洲,资本主义将人对封建主的依附性关系打破,相较之前的历史更近一步地完成了对人的解放。
此后人与人之间依据商品交换而形成了新的关系,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量不再依附于地主、土地而游离在城市和荒郊的人们,为配合新的由人的智慧而利用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机器,必须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遵守社会规则,而不至于为在城市中求生存而去太过烦劳警察和法官。
而走过自由资本的梦幻而瞬息进入垄断的资本主义社会,其义务教育发展到今天,不仅仅只是为资本的社会生产提供“标准化”的打工零件,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奴化与解释其压迫合理性的传销工具。
但即便是这样一个人们接受压迫与改造的过程,其依然处处体现着根基社会的严重不平等。但凡是一个在中国接受过教育的人,都会深切感受到其令人窒息之处。
多少人从乡村县镇挤破头了的想要进入城市上学,而进入城市的学生亦抱有到省会上学的希望,而省城的学生又在竞争与考试之下将目光转向省外。
从乡镇到县市,从县市到省城,从本省到跨省。学生们追逐什么,是教育资源吗?不是的,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教学的质量与环境以及学生们对统一考试的认知都有着天差地别的景象,教育资源的畸形分布事实已经是基本的共识。
学生们追求的是“机会”。
“机会”不是在教育资源发达的地方,而是在相对不公平的地方,在那些相对来说生活物质资料更富有的地方。
现在这个时代,“考试”近乎成为了教育的内核,教育失去了其丰富性的内容,而被其时代性的组分所修正,而强调着对人的牵制作用,因而这种对不平等而产生的“投机”表现出其极大的成分特征,从而在考试这个代替了过程的连接性环节上我们可以明显的窥见这种“投机”现象。
诸如典型的考生大省河南的情况;西北地区伴随制度性开放的“内卷”加剧现象也是有目共睹,陕西的考生因极不平衡的教育资源在西安、咸阳、宝鸡、榆林等城市相继竞争,而现在还要和来自于河南、安徽等地“考试”能力更强且数量繁多的考生竞争;而再看广深及北京,则又是内陆死亡之卷外的一片飞地。
从乡村到城市,除了不同地方之间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经济环境的差别,而使得教育环境也有着相应的差别外,在同一地方上的各学校之间也会有明显的“三六九等”之分。
在商品社会中,一个学校的财力是否殷实,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决定其强弱程度的基石。
私立学校在市场化浪潮的携卷之下早已遍地开花,强大的资本集团以及其不同于公办学校的管理标准,成为了其在地方教育中突起的可能,可与其一较高下的,可能只有依靠国家投资的高校附校。
这还是标准化学校,在专科、职业教育领域更是群魔乱舞。院校间的差别已经不仅是在教育资源上的差别:在普通学校中,教学的目标在于参与中、高考竞争升学资格;而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目标,则是如何将学生作为“猪猡”送入流水线而榨取利润,美曰校企联合。
教育领域的商品化也逐渐扩散到了校外,补习与教育机构近年来在迅速膨胀到顶点后也开始逐渐饱和破裂,大批机构连夜关门跑路的现象常有发生,大型机构缩小规模裁剪员工,加大对受雇老师的剥削、克扣,抱怨与呻吟不绝于耳。
类似情况的频繁出现,同时导致了市场的混沌,使得学生、老师等普通人在不平等中,在逐渐被压缩的生存空间中,总是试图寻找可投机、可获取的利润。
将人视为商品的社会能培育出来什么呢?除了被灌输知识的做题机器和善于使用伎俩的投机者外,还有什么呢?它最大的成就,大概是其失败的结果和带来的痛苦,促使人们不得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更深刻的反思吧。
面对无比惨烈的竞争状况,在市场化改革的大旗下,百年前那愚蠢至极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思想在当下社会复活和泛滥。
我们像苍蝇一样寻找着机会,发了疯一般的孤注一掷,忘乎所以,所有人将自己微薄的一切投入其中,利用投入成本的能力来制造“机会”,在这场投入竞赛中,每个人透支式的极限拼搏使获得“机会”的难度不断上升。
猝死,猝死,自杀,自杀,多少人只能在永久的长眠中才得到肉体与精神上的放松。
然而活着的我们还是要面对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现实,虽然在市场上“空手套白狼”的活计很常见,但教育领域还是一个需要依靠投资来实现目标的无底洞。
除了依靠学生们自己的努力刻苦外,对环境和资料的投入也必不可少,因为这样一个社会里,知识与技能作为一项公共的、历史的社会财富,其归根到底是作为抽象的生产资料为个人所占有的,必须经过权威设定的交易渠道来进行交易,从而获得被“认可”的使用权力——证书。
而绕不开的问题即是,每个人的原生家庭条件分化巨大。在中国,占总比12%的人口占有社会82%的财富,在不同阶层之间,财富与投入能力的差距是十分明显且难以消除的。
撕开教育的面纱而向下看去,我们不得不怀着担忧的心情来审视社会,当我们将诸多社会的、集体的资源赋予私人将其私有化时,我们获得的不是所谓灵活而丰富的竞争性,而是不得不去面对靠个人力量而艰难维持的生存困境,和无形中的牵制与胁迫,剩下的只有捉襟见肘的投机与短视。
生产进步的历史伴随着物质的堆积、丰富,但物质的富足并不代表着进步的“科学”,在被像泡沫般膨胀的物质所裹挟的生活里,“富裕”,“幸福”等定义被印刻到了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上,被作为了一种现实存在的、被给予规范的产品。
而我们应当要想起来,社会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丰富的物质产品只是发展和丰富人的工具和环境,而不是终点和目的,否则肉猪的生活便是人们的未来。
伴随着市场化所带来的贫富分化与意识领域内的混乱冲击,单薄而缥缈的个人在投机场般的开放面前,失去了一切通过人与人所达成的权利上的对生活的保障,而成为现在趋利避害的摇摆者,成就了所谓“势力而自私”的品质,一种发散着腐旧“实用主义”哲学气息,造就了这两位使社会蒙羞的“教育者”的形象,造就了当下“自私人性”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