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关系解析

2021-04-04 2825 6
作者: 士心 来源: 红歌会网

  以人类发展历史看,生产关系涉及到人与物、人与人两面。

  一、人与物 占有的权力和范围,即所有制问题。

  二、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源于人类发展过程的分工。该前提是生产工具的支配权力,生产对象的占有关系。

  也就是说生产关系是反映了活动的人之间关系,本质是分工。所有制是生产活动的前提,也预定了生产活动的分配结果。分工和所有制是一个问题的两种反映角度,二者相互关联。所有制起源于分工,对物的支配权来源于对人的支配权。

  而占有物和支配人的统治阶级,其思维意识程度关系到分工、生产关系的及时和延后。另一个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物质与思维博弈,对分工的认可程度。总起来说,占有物质,享有支配人权力的统治阶级占上风。文明社会里,劳动者创造了社会存继的物质,而秩序和伦理却不是他们制定的。只有劳动者成为自觉、自为的阶级,历史才能由他们创造。

  目前网上争论的是,所有制和分工是合并关系,还是各自独立?

  私有制自从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脱节,文明社会建立就开始了。在不同的阶段,分工形式不同。中国周朝末期---先秦,奴隶制和自耕农的封建体制共存。生产力处于同一水平,诸侯国弱者采用先进的分工方式,如魏国、秦国。而诸侯强国齐、楚,自然条件好,反而保守采取落后的分工,奴隶体制。生产力是改变生产关系的基础,前提条件。而此时能否改变,先于别的诸侯国改变,则在于统治阶级的自我意识。

  原始社会里,自然界不属于个人,也不属于特定团体,而是执行森林法则,那个氏族团体力量强大,它就占领那个区域。时间与空间随着该团体与其它团体的力量博弈变化。人与物的占有关系,一直延续到今日。

  人与人的关系,随着人的发展而变化。明显界限是文明社会的建立,然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建立。这两次变化,是人发展的两个里程碑。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会反过来映照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的物质活动能力和思维能力两个飞跃。人对自然物的占有关系,随人的物质创造力变化,进而形成思维与活动对象关系。文明社会是人类幼稚阶段的第一个成果,社会主义是人类进入青年期的另一个成果。共产主义是人类进入成熟期的标志。

  物质活动能力---劳动创造力会促进人的思维能力,这是第一个里程碑的作用。思维能力能促进人的物质创造力,这是第二里程碑的标志。原始社会,思维作用缓慢,以十万年为单位。没有文字编年,马克思只能用生产工具标志这个变化。后马克思主义者,用生产工具表达生产力变化,这不是问题。偏颇产生于屏蔽了思维意识的作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二者看上去有直接的关系,这只是人类思维的错觉。以人类发展结果看待问题,即用结果作为前提,发展过程的逻辑来推理,肯定内洽。但这种方式属于思维的荒谬,省事的赖皮招数,实用主义属于该类思维。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分清人与动物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常识,恰恰许多‘伟大’人物包括斯大林缺乏这个基本素质。
0条回复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生产关系。”这个人们指劳动者,而不是指统治者。劳动者按照统治者的意志结成关系,处于精神活动与物质劳动分离的劳作状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后半部分,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前半部分也有论述,无奈人们视而不见。1859年《政治经济学序言》,描述了无产阶级被迫的分工、生产关系,无产阶级无为无觉悟的生活状况。如果意志毫无作用,马克思的著作就全是废话。
0条回复
15098725537。你说:所有意识都是来源于物质,现代科学证明,动物也有意识。人与动物对物质反映有区别吗?第二,说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完全是人与人的关系。假设如此,社会物质何以能支配人?人是否可以不靠物质生活?第三,你的理论里没有劳动创造的位置和解析,社会生活与劳动创造脱节。
0条回复
其次,是各种文学,文艺作品等等内容。它们的内容基本都是反映人们物质生活中的场景的再现。最后,政治类的内容,都是反应人们如何管理国家,如果管理企业,怎么样让人更多的进行生产。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总之人的所有意识都是来源与物质。
0条回复
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完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某种生产工具-镰刀,是张三的,还是李四的只是张三与李四之间的关系。与镰刀本身没有任何关系。更复杂的工具同样也是如此。如某个工厂,是属于那个老板,是他们本身的问题。与工厂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人的意识,当然是物质的产物了。首先,是那些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两大类,一类就是我们说的理科类。完全是反映人们的物质生产的内容,粮食怎么种植,钢铁如何冶炼等等,另一类就是文科,文科的内容也是告诉人们如何管理好这个国家。如何让这个国家的财富如何丰富,人们如何幸福等等的内容。
0条回复
按照斯大林的模式,苏联下场则是必然。按照毛泽东分析【契合马克思历史观】,解决管理与劳动分工问题,形成微观与宏观机制才能维护社会主义。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