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忘话教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我是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受益者,也曾一度是执行者。作为一名成长在毛泽东时代的共产党员,我虽然从教育岗位上退休十多年了,但初心难忘,仍然一直在看着教育,想着教育,忧着教育。看,是习惯;想,是本能;忧,则是无知与无畏。无知者,疏于世故,不懂逢迎;无畏者,出于初心,不会撒谎。
作为文明古国,从古至今,有关教育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但最让我震惊和感动的,不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因为《论语》毕竟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记载;也非孟母的“三迁”之举,因为老太太的根本目的,只不过是为自己的儿子有大出息;更非程朱的修齐治平,因为这对于广大无缘读书的穷人,并无多大干系。只有那所辗转颠沛于烽火硝烟的“抗大”,和世人戏称为“土墙泥地稻草顶”的西南联大,才是华夏教育的丰碑。在这两所大学里,既看到“有教无类”的缩影,也饱含“孟母三迁”的睿智,更充满“修齐治平”的豪情,而且不乏“普度众生”、济世救民的大慈大悲。抗大,“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培育了无数英勇杀敌、拯救社稷的民族脊梁。西南联大,条件那样艰苦,居然有那么多名教授(如闻一多、朱自清、胡适、费孝通等)甘之如饴、无怨无悔地履行着他们“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伟大使命。尤其是作为校长梅贻琦的夫人,为了贴补家用,居然背着梅校长到街上卖糕点。就是这样一所世上仅有天下无双的穷大学,8年时间,居然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教育又怎么样呢?曾经担任过毛主席、周总理翻译的清华大学毕业生资中筠女士,公开批评她的母校是“聚天下英才而摧毁之”。她认为如今的清华大学不但存在严重的官本位,而且盲目崇富,更糟糕的是利用奖学金引诱的手段,与北大争高分生源,“等于学生要选择谁给钱多上哪边。”她说:“整个教育观念在顶级大学都扭曲到这个程度,我们的民族在精神上从来没这么堕落过。”其实,在我个人看来,资中筠女士还仅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她还没有看到这些年她的母校“摧毁之”的另一方面:据说按美国加州的教育部门统计,仅加州的硅谷一个地方,1978年—2015年就吸引了将近两万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谁能肯定这里面不会有人会为了个人目的而背叛自己的祖国。那个破解北斗密码的高欣欣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看看清华这些年,不遗余力地为西方输送人才,岂一个“摧毁之”了得?简直是为敌人“做嫁衣”了!
其实,这些年“聚天下英才而摧毁之”者,何止清华一家?教育产业化,把“人民教育”事业异化成“向钱看齐”的硬“产业”。看看全国上百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甚至硕士身份的“外卖小哥”,难道不是对大学教育的极大讽刺,和对教育资源的绝对浪费吗?再看看那些不顾生源质量,大量招收“外国留学生”、并且无底线给予“奖学金”的大学,那些给予外国留学生特别生活待遇、甚至还要给安排异性“学伴”的大学,那些学术造假、“叫兽”成灾、学生跳楼的大学,能不痛心疾首、欲哭无泪吗?还有那个书记留下遗言以死明志,而校长却依旧“清白”着、发展着的大学,难道真的没有腐败……就凭这一类的大学,别说培养出院士、大师,恐怕连出几个真正具备专业水准、有良知、有担当的技术骨干都难!
再看看我们的基础教育,这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可以说老百姓个个心知肚明。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底蕴和教书育人的那份神圣,早已被“市场化”、“产业化”的洪水“冲淡”了。“顶层设计”的操盘手与五花八门的“专家”们,不仅在“教材改革”上大动手脚,而且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丢掉了陶行知先生“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更不提毛主席“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根本方针,只是一边挥舞“传统”“尊孔”的大旗,一边把孔夫子“有教无类”的面膜扯得粉碎,不仅利用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作诱饵,大搞所谓的“实验”学校,而且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然举办“贵族学校”,于是派生出“学区房”这个怪胎,既名正言顺地为血腥资本疯狂敛财,更是把炎黄子孙从小就分成三六九等,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就开始被“摧毁之”。而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差不多决定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命运。不仅社会以升学率评价学校,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评更是离不开升学率的法宝,学校当然会以分数、名次考核教师,分数的高低更是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关键因素。这是最“公平公正”、最便于操作的途径。那个从招生开始就不择手段的“高考工厂”衡水中学,几乎成了红遍全中国的神话与楷模。“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辅之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谎言,神不知鬼不觉地为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站台,既能够让家长们心甘情愿地“不遗余力”,更迫使我们“祖国未来”的身心,从小就不得不浸淫在无情的“竞争”之中。过早、过重的学习压力,加之环境污染(自然的、社会的、尤其是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计划”),舆情误导(炫富与追星),饮食(营养与卫生)失范,家长溺爱等等,造成学生体质普遍偏弱,意志力明显偏低,缺乏耐压与抗打击能力,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挫折,就会不知所措甚至崩溃。于是,在极少数人沾沾自喜于“成功”的同时,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却也在无奈地上演。除此之外,紧随“鸦片战争”传入中国的西方宗教,不知不觉又开始在多地复活:“举办儿童要理学习班”,组织青少年“朝拜圣体”、“参与弥撒、读经、唱赞美”……为什么不组织学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学习“消灭剥削压迫”“解放全人类”呢?这不明摆着是在与我们“争夺下一代”吗?
但愿以上仅仅是老朽的偏见而已。
“少年强则国强。”如何让少年强起来?窃以为,办好人民教育,则是我们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江苏 牛夫 202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