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孕妇事件联想到为人民服务
笔者所在的西安最近成为了疫情的暴风中心,抗疫当下,看病成为了一件麻烦事,笔者口腔发炎,也是拖了好几天才联系了附近的药店买到药。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大家对于看病的不方便都是能够理解的,毕竟抗疫是头等大事。有个头疼脑热,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昨天(1月4日)爆出的孕妇事件却让我感到十分的愤慨和痛心。
在1月1日,一名8个月孕妇拨打120无人接听,在拨打110乘坐警察的车辆赶到医院后,因核酸问题无法及时入院,在西安高新医院等待两个小时后,孩子不幸流产。此事在1月4日冲上热搜后,才被广泛关注到,距离事件发生四天过去了。医院的答复只是陕西省妇联称:已上报领导,正在调查了解情况,卫健委正在介入调查。今天(1月5日)下午,政府终于召开发布会,宣布要为孕妇等急救患者提供绿色通道。
其实在这之前,另一则相关新闻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小红书一博主“太阳花花花”爆出,父亲因心脏病突发,去到高新国际医学中心,也持有核酸报告,因来自中风险地区,一直拒收,打120电话不通,110电话说不管,直到严重时才收治,因耽误太久血管堵死,紧急手术后仍然抢救失败,博主的父亲不幸逝世。笔者也关注到,在去年11月,西安市民严先生反映高新国际医学中心医护人员给心脏病重症监护室患者多打一瓶药物,给病人造成伤害,医院存在重大过失,多次沟通未果。
笔者注意到,相似的事件都发生在都发生在高新区,而这两所医院,皆为私立医院,其背后第一股东均为同一家公司。笔者不敢妄下断论说私立医院就一定只盯着利润,但是市场化运作下医疗服务虚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笔者不敢妄下断论说私立医院就一定只盯着利润,但是市场化运作下医疗服务虚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有趣的是,这家公司“颇为”的传奇,可以说是医疗私有环境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家企业。2002年开元投资下的西安高新医院经营惨淡,不得不在2005年转变为非营利性医院。继而获得了体制内的一系列帮助(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得到的助力不是一点半点),终于扭亏为盈,并在2011年重新注册为营利性医院。
2011年,西安开元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申华控股、银凯医疗(两家公司实控人与开元投资实控人为同一人)手中完成对西安高新医院100%股权收购,注册成立营利性医疗机构西安高新医院有限公司。
2015年,开元投资正式变更为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其在2019年创办成立的西安国际中心医院号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单体医院,拥有床位5037张)。
对于医疗市场化的利弊得失, 笔者不想过多说些什么。我们暂且只看医院的应急处理方式。在疫情之下,西安高新医院规定持有24小时核酸才能办理住院,我们能理解这是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和其他病人。但是目前核酸都是政府统一组织,孕妇不能保证随时都有24小时以内的核酸检测。
医院的这个规定是否考虑到了像孕妇这样的紧急情况?死的规定在生命面前不可以灵活变通么。“程序正义”固然重要,但是医院真的没有要针对这种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案么?
如果有,作为高新区的定点收治医院为什么没有真正落实?如果没有,那就更不合理了,封城那么久了?为什不考虑到这些群众的需求呢?难道非要每次都靠热搜来推动保障机制的完善么?为什么总是群众和基层医护人员矛盾和背锅?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能不能质问一句,为什么规则制定者总是不能及时考虑到人民的需求呢?笔者知道基层医护人员和行政人员都很辛苦,这些一刀切规定也不能完全怪他们。
封城在家里这几天,笔者也经常看到我们的群众非常质朴的转发一些正能量的动态,大意是“要感恩政府,不要给政府添乱”“不要随意批评zf,多一些宽容云云”,我们的群众是多么善良呀,他们热心的支持一线医护人员,同时他们也真心希望会有一个能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但是笔者也在反思,真正的正能量是不是很大程度上来自合理的批评和监督?一味粉饰是真正的正能量么?
我想起毛主席《为人民服务》中的一段话,“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话看起来并不过时。我们的zf不应该是官老爷,我们社会主义的公民,也不要像跪拜“父母官”一样感谢某些青天大老爷的庇护,因为,政府不是公务员政府,而是人民的政府,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也应该是由人民参与的政府。
笔者希望我们都能在反思自己的角色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态度。也希望我们都能“把为人民服务”刻在心里,而不是当作一句空洞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