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分数线暴涨,要不要调剂、二战呢?——兼谈大学生的人生出路问题

2022-03-16
作者: 天明 来源: 激流网2022

  近日,2022年考研国家线公布,实在太“卷”了。

  分数线呈大幅上涨趋势,经济学上涨12分,法学上涨14分,文学上涨12分,历史学上涨15分,艺术学上涨15分,管理学上涨12分,教育学上涨了14分。参加过研究生考试的朋友都知道,这种普涨10分以上并不常见,虽然每年的国家线都不一样,但上下浮动不会太大,在5分左右。

  国家线公布之后,一些考的不理想的考生将要做出艰难的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调剂还是二战”。如果考生的初试成绩刚过国家线,说明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此时考生要做出选择,决定自己选择“调剂”到并不理想的学校还是“二战”。

  第二个选择是“二战还是放弃”。有很多考生的初试成绩远低于国家线,这类考生无法参与调剂,应该考虑自己是应该继续坚持考研,还是放弃考研。

  每一个选择都是很艰难的,面对马路上的共享单车小黄、小蓝、小绿,你可能都会考虑个半天,更何况是事关人生的选择。人是有意识的高级智能生物,做出选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需要某种思想的指导。仅仅从圣哲那里寻找答案,这是教条主义,可惜,孔子和马克思都没有回答过考研选择的问题。听取过来人的意见,如果他并不是很了解你,也并不是很了解考研,只能用他自己的经验来回答你,这是经验主义,这种选择对很多人来说也并不一定很靠谱。

  所以,我们只有借助科学的唯物主义来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心里有底。

  首先,考研分数线为什么会暴涨呢?第一,考的人多了,多到什么程度呢?457万,这个数字已经与2001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持平。第二,经过几十年考试的积累,考研的复习资料和应考经验已经非常丰富,这也对成绩普遍提高起了作用。第三,二战、三战等多轮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以上三点大体上构成了今年考研分数线暴涨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认为这三个因素在短期内无法逆转,那么我们的下一步选择要非常慎重,很多想要二战的同学担心的问题就是——我再考不上怎么办呢?要知道,随着内卷化的趋势,这个概率是非常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势必要抛弃一些急功近利的惯性思维,认真做做长远考虑。一般人就把考研作为一锤子买卖,不顾一切花个几年时间复习考上个研,毕业后进入体制内或者大厂,度过一生。那么,不好意思,人生很长,不仅仅是学历和工作以及在物质上跻身中上阶层,还有一个精神需求的问题,包括人生的意义、价值和信仰,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接受了仁义礼智信,劳动人民通过杨家将、白蛇传、牛郎织女的故事接受了忠君爱国、家庭本位等观念。这种活着的意义感是决定如何选择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考研、找工作和找对象就变成了纯粹物质条件的比对和精明的算计,而且这种对比和算计未必能解决一些根本问题。比如我是否适合做这行,我对这个是否有兴趣。我们是人,不能浑浑噩噩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人喜欢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也是这个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信仰宗教的原因,因为宗教给了人一整套粗陋但比较容易理解的信仰体系,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大学生,多数不能接受宗教的世界观。而科学的世界观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正本清源,了解研究生教育设置的目的和当代研究生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问题,只有了解宏观形势,才能更好地做出个体选择。

  研究生教育的本意是什么呢?原本意义上,硕士研究生是本科之后的深造学历,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随着研究生的大扩招,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

  但是,一方面,研究生培养的目的从研究型改为应用型能否落实?另一方面,读研究生能否提高应用能力呢?

  答案都是否定的。从人口比例上看,中国并不是一个本科生过多的国家,全国本科生占总人口数约4.1%,美国的这一比例是17.4%,社会并不能提供那么多岗位给以从事研究为未来职业的研究生,但无法胜任基本的工作使得很多人选择考研来逃避就业,期望研究生毕业后能选择体制内不需要怎么动脑子、脱离生产实践的工作,这样的话,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这么长时间脱产学习的意义又在哪里?我这里并不排除读了研进入研发岗位的,但这在读研人群当中比例很小。所以,如果研究生学习目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导师的任职条件都没有相应地进行调整,转为应用型只能是形式上的。

  从读研过程来看,国内绝大多数研究生缺乏系统的科学训练,理工科给导师打工,文科的放羊,能学到知识的非常少。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考研呢?

  简言之,考研并不是对学习知识或技能感兴趣,而是向上流动的需要。教育成了社会分层的一种手段。现实当中研究生成了一块敲门砖。这才是各种卷的问题的关键。

  有的人会说,分层就分层吧,反正我能往上面爬就可以了。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马克思曾经有句名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这句话用在分析卷的问题上就是说即使你有幸卷到上面,但很多人在下面,下面的人不自由,上面的人也无法自由,因为人上有人,天外有天,还有比你更卷的,卷到上面还怕掉下来,自己没有掉下来,害怕下一代掉下来,卷的机制会驱使每个人保持高速运转,片刻不得歇息。

  但是,这种卷并不符合教育规律,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

  首先,卷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低下。人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什么年龄段就该做什么事情。幼儿园小朋友学什么都快,就是因为他们是在干中学,小学生学东西也快,就是因为小学语文、数学知识有它的现实应用场景,学完了就能用上,到了高中,学的东西基本都是为了应试,平时生活是用不到的,所以学习疲于应付,意义感和获得感是非常差的,到了大学,更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形式化空洞化,不能长本事。学生习惯于带着一大堆知识点进入考场,考完之后就忘掉,知识的体系感和神圣感荡然无存,甚至到了大学,初中物理有几章几节都不能回忆起来,辛苦学了这么长时间,这不能说是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2021年,一项发布在Nature子刊《自然人类行为》杂志的一项研究引起广泛关注。这个名为Supertest的测试由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莫斯科国立高等经济学院(HSE University Moscow)、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以及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印度的合作大学共同发起。研究人员惊人的发现中国学生在经过大学学习后,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术技能水平均出现了下降。

  卷还造成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下降。数学完全压倒英语,成为考研最难的科目。2010年,中科院院士、着名数学家谷超豪就忧心忡忡地认为中国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出现了退步,主要是缺乏推理能力的训练。

  前面我们说过,本科学历的人在中国并不是一个过剩的状态,我们看到考研学生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很多公司又招不到人,尤其是招不到能做事的人。学生所学非所用,而且毕业后不能胜任工作。

  其中工科教育的蜕化对生产发展影响最大。今年考研分数线暴涨,但仔细观察,工科分数线却只有273分,远远低于文学367分和经济学360分。

  工科的分数线低固然与数学一的难度大有关,但是考研满分500分,273分相当于满分100只要考54分就能读研,这么低的分数线说明工科人才的缺乏,现在工科生也主要是坐在办公室画图纸和搞管理,很少能触及到生产一线。这极大地影响了产业升级和生产力的发展。

  2020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指出,在全球制造业四级梯队格局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与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国处于同一个水平,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至少还需30年。

  上述说法好像与我们对中国制造业强大的印象有一定差距,但这并不是苗部长第一次陈述这个观点,早在2015年11月8日他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做学习讲座时就提出了“第三梯队说”。他说,目前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第四梯队主要是资源输出国,包括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拉美等国。

  造成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极为缺乏技工,缺乏既有理论又能实践的人才。近年来劳务派遣的滥用和灵活用工的广泛发展使得体力劳动者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时间越来越短,完全谈不上技术积累,大学生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不够的。

  清华大学谢邦鹏博士用他的实际经历证明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生产的重要性,2008年他取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进入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然而,他刚上班就遇到了难题。“在我们公司,所有新员工都必须先到一线工作,所以,我就这样成为一名一线电力工人。”谢邦鹏回忆说,2008年冬天,他结束轮岗培训第一次到现场工作,不知道怎么接线、怎么校验,完全搭不上手。2009年,谢邦鹏第一次参加抢修,却迟迟查不出故障原因。一名中专学历的工作负责人轻轻推上一枚小开关,准确无误地说出了问题所在。这样的经历使他明白现场的经验积累同样重要。那段时间,他成为了班组里拧螺丝、接线头、看图纸、做笔记最多的人。2015年,谢邦鹏高票当选为“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两年多来,已发表EI论文6篇、核心期刊论文15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5项。他的一项发明,来源于“晒被子”。2010年,谢邦鹏做大电流试验时,发现没有合适的专用短接工具,只能采用自制的铝网线、铜排头,这样的连接不仅不牢靠,而且稍一疏忽就有触电危险。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谢邦鹏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他在单位加班,叮嘱妻子别忘了把家里的被子晒出去。“放心吧,都晒好啦,还用夹子夹在晒衣排上了。”妻子的一句话,给了他灵感。谢邦鹏由此发明出“鹰嘴夹”,保证了夹子与母线之间有充足的接触面积和导电性,可实现“一秒接入”。这项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上海市科技创新三等奖,并在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下属11家分公司和数个工程公司中广泛应用。

  这里不厌其烦地讲述谢邦鹏的经历,是说明理论与实际结合对于生产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再举一个例子,谈到原子弹,广为人知都是钱学森、邓稼先等顶层科学家,但这些科学家再好的设计,也需要技工去实现,没有能工巧匠,原子弹是不可能完成的。原公浦是数量众多的中下层人员中的一个。他的名字之所以被留在了历史上,因为他负责的那个环节只有他一个人操作,而且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他是一名机械师,当时是上海一家工厂的机械班班长,手法出众。原子弹的核心反应成分,即铀球,当时只能人工切割,对技术要求相当高。因此,找来了原公浦。铀球切割的最后三刀是最难的。为了防止辐射,还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操作起来也很笨重。而如果切割失败了,就得重新制造铀球,耽误原子弹制造时间。所以切割至关重要。原公浦也是第一次穿防护服、第一次切割铀球。但是他一次成功,从而使得原子弹研发顺利进行。要是这个环节没有掌握好,我国不可能在1964年10月16日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也许推迟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都有可能。

  这些小人物在毛泽东时代获得了极强的荣誉感,足以抵消所有的辛苦付出,那个时候大家根本没有“回报”的观念。

  1980年的“潘晓来信”开启了一个信仰危机的年代,“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小心翼翼地否定了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个人主义大行其道打开大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崇尚个人奋斗,但兼顾集体,形成了市场经济上升时代的意识形态,看上去公私兼顾,实际上对弱势群体的抛弃标志着野蛮、腐朽、肮脏已经不可避免地泛滥起来,新世纪的佛系和躺平,作为一种消极反抗形式,标志着晚期的到来,一切心灵鸡汤的说教变得越来越缺乏说服力。

  现在稍微懂事一点的孩童都知道,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考不上研就没有好工作,但设置研究生教育的本意却被人们抛之脑后,一切都围绕精明的算计来进行,这完全是回到了旧的教育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所以,从宏观方面来说,要让个人选择变得容易,避免过度内卷,问题的关键并不是个人精明的算计,而是改变卷的机制。毛主席要年轻人关心国家大事是有道理的。国家大事解决了,个人小事才容易解决。今年全国两会,北大姚洋教授就提出,“走出内卷必须从教育制度改革上入手,普及高中是必须的,如果我国的财力做不到12年,那么可以考虑缩减为十年制义务教育。”在普及高中教育的基础“学会做人”,然后再做出人生选择。他解释说“五年小学和五年中学,我们这代人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中学有两年就是用来应试的,完全可以取消”,姚洋教授出生在1964年,应该是在毛泽东时代完成小学教育, 他的提案,基本就是毛泽东当年的制度设计。 姚洋教授提出的方案从技术层面是有道理的。

  那么,改变卷的机制在技术层面可以通过缩短学制来实现,教育的实质内容的改变呢?那就必须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提出的综合技术教育方案是迄今为止对此最为详实的方案,从小学开始让学生接触劳动和工厂史,对生产产品和劳动组织有近距离的观察和兴趣,到了中学要直接到校办工厂边干活边学习。她说:“科学的工艺学要求我们研究物理学和化学时,要比我们在一般的物理学课和化学课上更加密切地、有系统地与生产联系起来。我们应该研究这个向题。”她还主张为工人开设“生产入门”,为庄员开设“农庄建设入门”。

  毛泽东在晚年进行了大规模教育革命的实践,就是把以上的思路在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下落实了,他老人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你还没回答要不要调剂和二战呢?

  我的回答是,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一定是本科生或者同等学力,那么你已经至少读了16年的书了,继续接着读书的话,脱离社会的时间太长,这样是不利于个人成长的,完全可以先工作两年再考虑是否考研、读研

  如果你已经为考研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又过了分数线,不想放弃的话,那么也请利用复试结束之后的几个月时间,找个临时工作做做。

  为什么要找个临时工作呢?目的就是在升学前短暂地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算是对学生状态的一种调整。因为对人生而言,升学只是一个方面,将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很多的。一大堆比考试更头疼的事情会等着你,抑郁、焦虑会随着而来。我是怎么处理的呢?初中老师告诉我,人是劳动的动物,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手要干活,人的嘴要说话。

  我开过店,先后有两家,我去打过散工,快递分拣员、搬运工。我还去农村收割水稻,最偏的乡村,不是旅游景区。

  开店,没有营业额的时候,面对房租,我感到绝望,我懂得了生活的艰难和有一份稳定工作的美好,无论工资高低。

  做完快递分拣,腿部的肿胀使得我体会到普工的不易,真正理解了老马克思说的雇佣制度以及改变的方法和力量。

  收割水稻的时候,从割稻、打谷子、晾晒到打包运回,每一步都要花费大量劳动,粒粒皆辛苦绝非虚言,吃晚饭的时候异常的香,同去的人有的结下了终身的友谊。

  劳动人民整体上会比知识分子性格坚强,原因就是长期的劳动锻炼。

  以上活动,快递分拣工最容易找到,送外卖也可以。

  无论做什么,真正做下去, 你一定会变得强大。

  我劝了很多年轻人寒暑假去打工,我也告诉他们本科毕业找工作并不是洪水猛兽,至少他们照做了的绝大部分没有抑郁,恢复了年轻人应该有的朝气和快乐。

  因为他们开始懂得生活真正的不易,考试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的方面,他们开始明白,二本学历其实已经达到了中国教育金字塔的上层。真正的出路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经风雨,见世面,为社会创造价值,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在这个过程实际感受现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哪里,思考应该怎么解决。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想那么多干嘛?

  如果我们谁也不想这些问题,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将永远内卷下去,痛苦而不能自拔,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的史前史状态。如果我们不克服几千年来鄙视体力劳动的文化传统,从头手分离回归头手合一,即使毛主席活过来也是没用的。毛主席晚年不无遗憾地说,我只改变了北京周围几个地方。

  历史最终属于人民。现在年轻的有知识的一代人,如果能真正领悟马克思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能理解打破脑体分工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那将是最近几十年扩招对未来的最大意义。

  祝各位年轻的朋友走好人生道路!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