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的背后,是时代的变化


  这件事情出现了两次反转,着实是没想到的。

  事情源于山东德州作家协会发布了一篇名为“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的推文,其中一等奖作品《我的县长父亲》惹得极大的关注。

  在当今时代,如此高调地宣扬“县长父亲”,很难不让人产生无端的联想。毕竟有区长父亲在前,县长父亲的出现让人不再那么陌生。

  如果文章中“我的县长父亲”真如区长父亲一般,那这不过就是一桩权力在其他领域的肆意妄为,普通得太常见了,大家见怪不怪,调笑两句,也就当个笑话过去了。这件事的性质也就会止步于此,作协顶多被警告一下,今后公开信息要更谨慎而已。

  有趣的是事情出现了第一层反转。

  有细心的网友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去找《我的县长父亲》的原文,却反被《我的县长父亲》好好教育了一番。《我的县长父亲》真人真事,“县长父亲”于志明同志是1943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是1948年入党的老党员,是1955年年仅26岁就担任禹城县第一届人民选举出来的县长。

  文章中记载的事也大多都是围绕于志明同志在工作中的所作所为来开展的。正如原文中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

  在他五十九载的人生旅途中,当过县长,做过饮食员,干过掏粪工,一生几起几落,没给我们子女留下任何物质财富,却给我们留下了129本工作日记。他的故事在他生前我知之甚少,直到去年我整理他工作日记时,才晓得我心目中“无情”“抠门”“一根筋”的父亲,是一位品德高尚、受百姓爱戴的“好官”“清官”。

  网友们对上个时代出现这样的好干部不以为奇,基本默认那个时代出现焦裕禄式的干部是正常的,出现“区长父亲”式的干部反而是罕见的。

  正当网友们准备道歉并缅怀县长父亲时,第二层反转来了。《我的县长父亲》文章被删除了。

  我们知道,网络上删帖是心虚的表现。但我们确实不知为何这样一篇优秀真实的文章也得到了被删除的命运。是文章内容不真实吗?还是背后有人心虚了?

  于志明同志已经作古三十多年,其人生事迹早就盖棺定论了,不存在出现翻案反转的情形。那么压力就来到了那批心虚的人这边。

  他们心虚什么呢?就文论文而言,文章内容真实可靠,并且误会已经解除,

  那么文章是不存在问题的,甚至从评选结果上来言,也合法合规。即使这样,他们还心虚,那问题就不在文章本身,而在于文章的不合时宜。笔者替某些人想到了一些解释。

  这个征文活动的主题是廉洁文化,肯定是要多写写当代的廉洁,而最火的一篇散文说的却是上个时代的廉洁,明显有些不合于时代。用上个世纪的故事拿本世纪的奖,还拿的是一等奖,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还有,《我的县长父亲》写得再好、再真实,却与本世纪的名梗“我的区长父亲”形成了鲜明对比,容易产生不好的对比联想。为什么区长父亲和县长父亲变化差别这么大呢?

  最后,念旧不是好事,是不利于甩下包袱向前看的。

  除此之外,实在想不出为何要删除文章、为何会心虚。可能是时代变化了罢。

  【文/红色卫士,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鹿林外史”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