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傻子有了圈层和权力......
大家好,我是如燕。
在古代,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门望族联合起来,便形成了门阀。
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形容门阀的坚固与排外。
听起来像是封建社会的腐朽遗存,但其实,它在当代社会也从未消失过,甚至还有了普遍存在的趋向。
近日,一个杭州8岁女孩的生日宴,震惊无数网友。
起因是女孩的父母发了一条朋友圈,像报菜名儿似的的感谢了一堆来家里给女儿庆祝的人和单位。
其中有将军、书记、主席、院长、社长、总编、博导......
还有省财经委、省公安厅/局、财政厅、建设厅、商务厅、国土资源厅/局、科技厅、发改委、省(市)警察协会、省高院、市中院......
来者可谓横跨文商政法,大佬儿数量之多,排面之大,令人咂舌。
便是古代的真公主,大抵也不过如此吧?
那些教授院长之类的咱就不说了,纯当是私交吧。
但这些厅局单位去凑什么热闹?警察协会和法院又去凑什么热闹?
是闲得没事干了,还是在完成什么特殊的公派任务?
这些把握着地方上各条命脉的人聚在一起把酒言欢,又会催生出多少称兄道弟击掌为盟的互助誓词?
可以想见,如果此事是真的,这个小女孩儿未来的路一定会走得很顺畅。
女孩儿的父母必定是得意的,所以才专门发了图文并茂的朋友圈来炫耀。
没成想,这条朋友圈被人截图曝光到网上,短短几天便吸引了大量关注和转发。
眼看炫耀得过了头,马上就要刹不住车了,当事人急眼了,又紧跟着补了一条朋友圈。
不是解释,不是辟谣,而是强硬祭出与律师函警告同等性质的法律警告:
未经他人允许截图朋友圈传播是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
这操作就很迷惑了。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地域限制、信息传播快,你把自家事公开发出来,难道是为了给保护自己的隐私?
网友们当然不是吓大的,这条朋友圈被传得越来越广,于是另一个被点到名的“生日宴大佬”(某总编)也坐不住了。
他也专门发了一条朋友圈辟谣:
(参加生日宴的)那不是我。我不认识,也没听说过这人(女孩儿父母)。
整体看下来,这件事简直堪称权贵阶层行事经典模板啊,每一个环节都很熟悉有木有。
首先是为自己的圈层洋洋得意,甚至到了事无巨细都忍不住到朋友圈炫耀的地步——
江西周公子前车未远,其秉性与女孩父母一脉相承,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接着是炫耀得过了头,求锤得锤被全网关注,又扛起用法律维护隐私权的旗子,一副威胁恫吓的无耻嘴脸——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