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你没想到,倪光南并未审阅过《倪光南传》
由于张捷的原因,乏人知悉的《倪光南传》浮出水面——八年前,笔者就获悉,本书作者是想主持正义的,但限于当时条件,得不到完全的真实资料,因舆论被柳控制了,所以会有不足之处。
作者出于“公正心”撰写此文,但缺乏踏实调查作风,仅凭估计、推测下结论,造成误导公众、传播谬误的结果。
日前,一篇文章出现网上,作者“根据”《倪光南传》进行了一番“条理清晰的分析”,显得“客观公正理性”,然而作者基于倪光南院士一定审阅过《倪光南传》这一推断,再以此书内容的完全真实性为基础,逐一“批驳打脸”张捷、司马南等对联想的批评。但据悉倪光南院士当初是盛情难却,仅仅提供给书稿作者部分资料——也就是张捷所呈现的内容与司马南等批柳依据,作者是想主持正义的,但限于当时条件,得不到完全的真实资料,因舆论被柳控制了,所以会有不足之处。
这就好比最近网上连载的一部小说体作品《联想恩仇录》,其第二章——“倪光南的童年和求学之路”,主要是介绍倪光南的身世。其中对倪光南幼年家庭及成员介绍的有板有眼、头头是道——我还以为这个作者是采访过倪院士写成的, 实际倪光南院士并不知情。
事实上,关于《倪光南传》这本书,跟我还有些渊源。
2014年1月中旬,著名诗人、资深出版人、影视策划人——中国第一卖吟男杨罡——北京凤凰树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招聘高级撰稿人,我的朋友把我推荐过去。杨罡看过我发的简历与作品后,与我通话时说:有一个民营医药企业家,想找人给他写一本20万字的传记,让我报个价——哥之前没有撰写过人物传记,不知道行情。
当时,我人在四川,突然,想起倪光南老师曾有人帮他写过一本传记(就是这本《倪光南传》),于是,我就打算问问他老人家。当时我一看都快晚上10点半了,我就没好意思跟老先生打电话、仅给他发了个邮件。但是,10点40多分,我手机突然响了,当时很没想到,居然是倪老师给我打的。通话中倪院士表示作者是想主持正义的,但限于当时条件,得不到完全的真实资料,因舆论被柳控制了,所以有不足之处。
而去年12月25日,倪院士曾经的大助理曹冬先生突然微信问我这本书哪里有卖?我在意外之下告诉他作者是想主持正义的,但限于当时条件,得不到完全的真实资料,因舆论被柳控制了,书中有不足之处。
但是,后来,我曾就这本书再次向倪院士征询意见。他说自己一直不主张写传记,这是人家(家乡宁波方面、实际是家乡与大学校友会——作者黄海贝东南大学文学硕士)好意要做,自己也不好拒绝,就给了他们一些材料,作者是想主持正义的,但限于当时条件,得不到完全的真实资料,因舆论被柳控制了,所以有不足之处。
我估计倪院士出于信任家乡宁波方面与校友会校友、在这本书出版前没认真审阅过。不然,那些他从来批评造假的诸如“20万创办联想”、“20平米传达室创办联想”之类不可能写进书里。
在这里,我想在把自己经历过的与倪光南院士有关“传记”之类的事情,介绍一下,说明倪光南院士对有关传记书的内容,未必全部知悉。
大概在三四年前,他的家乡宁波方面又写了本“倪光南传”(具体书名我忘啦),但人家“先斩后奏”、写完了就不好阻止人家出版,所以,他委托我帮忙审改,我审改后发给他看,他看后让我直接发给宁波方面,但他们出书后没有给我。我估计是因对他们书稿改动稍多、尤其细节方面(比如颂扬讴歌之类、倪光南院士不喜欢),招致他们对我产生意见不满却“无可奈何”,所以,书出版后就不给我。
倪院士一再说过不想写传记(上周见面再次说过)、并且我还帮他推辞过好多次写传记与人物专访之类——对于针对个人的人物宣传专访,倪院士一律婉拒、无论免费与付费宣传,而对于有偿新闻更是拒绝——“有偿新闻影响不好”,他如是对我说。
这里特别说一本书,叫《倪光南:大国匠“芯”》,号称特邀我审读,实际不完全如此。
这本说特邀我“审读”,但其实不完全符合事实,倪光南院士更没有审阅过。
真实情形是,一家文化公司(名字忘了)组织作者(我也不认识)撰写了这本书,然后把电子版发给倪光南院士。倪院士不愿出版书宣传自己,但不好拒绝人家,于是,再次委托我审阅。具体我跟该公司李编辑接洽。但我花费整整一周时间帮他们修改了三分之一,感到有些不便修改——书中内容存在错漏现象(当然,作者写作也是出于宣传中国芯的好意,水平不错,至少我认为不比我差)。
比如联想到第一桶金无论是倪光南还是柳传志,都是说明是凭借联想汉卡揽到组装500台电脑得业务,挣得70万。可该书居然采信网上流传的摆摊卖溜冰鞋、到彩电等挣得第一桶金的“故事”……
于是,我告诉李编辑,请他们自己再修改核对一次我再审改,后来,他们提出给我一千元审稿费。我开始不想要,因为觉得这个报酬太廉价了。但因为李编辑说以后跟我合作出书,我出于维持友好合作关系就接受。
其实,我当时想到一个放水的主意,就是故意不给他们纠正书中的错误,等他们出版以后,演个双簧,就以倪光南名义“起诉”他们失实、索赔一元钱,我们出具相关文件材料,证明他书中的错误的。让他们在各大媒体登报纠正不实内容,比如“20万创办联想”、“20平米传达室创办联想”之类等等。他们“不服”,再打到二审,这样开庭、出庭(倪院士不必亲自出面、我代理诉讼就行),反复轮回。一波又一波、一浪又一浪,通过庭辩把柳传志老底揭个底朝天……
倪光南的侵权官司一定吸引全国舆论与公众关注,这样通过媒体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达到揭穿柳传志假扮联想创始人真面目等等,效果就跟今天司马南批联想引发全民关注热潮一样……
同时呢,这个官司一打的话,他的书也出名了、可能卖得就更好了(现在实际卖得不太好)。
当我把自己这个伟大而美好的创意告诉倪光南院士后。没想到峰高谷深、精通科技而不谙法律的老先生彻底击碎了我的宏伟设想——他很可爱地轻声细语对我说:“人家帮你写了书,你还去告人家……”
哈哈哈哈哈,这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再后来,那家文化公司一直没把修改后的《倪光南:大国匠“芯”》 书稿再给我审读。期间,李编辑曾说在书封面著名我审读之类,我婉拒这样署名,而且再三表示不要出现我的名字。结果,后来他们没再给我审稿、也没再给倪院士审读就直接出版该书,但在书上把我作为特邀审读署名。
以下两图为我审改《倪光南:大国匠“芯”》的文档:
所以,按照本文开头提到的网文作者逻辑,这本《倪光南 大国匠芯》一定也是经倪院士过目首肯的,然鹅非也!
有鉴于此,主观臆断,会被啪啪啪打脸的!此外,还会把抨击别人脑残智障的桂冠回戴自己头上——可谓量身定制、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