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石:司马迁的悲剧及其他
司马迁因为兵败投降匈奴的李凌辩护而招致牢狱之灾,并被处以他认为的刑械中“最下”的宫刑。这一变故对其时正在撰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学巨著《史记》的司马迁来说,无疑是一个不亚于天崩地陷般的摧残与打击。致使他在日后继续自己的伟业之际,常带着“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恍惚迷乱之态,背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的身心压力,以古之罹难而不失其志的先贤为榜样和精神动力,隐忍含垢,自强不息,终于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煌煌史学巨著《史记》。
然而,这一变故对作为历史学家的司马迁来说,不能不影响到他秉笔直书历史时的思想观念。我总爱以自己的“小人”之心来度司马迁的“君子”之腹,他在对汉武帝的先祖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评价中,难道没有掺杂一丝半点私心和泄愤之意?那位能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赢得那么多英杰才俊为之效命,并最终在群雄博弈中成为最终胜利者的刘邦,真的就像《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里写的那样流氓无赖吗?看看司马迁笔下的刘邦,哪一点像一个雄才大略的开国帝王?他在楚军追杀下,为了加快逃跑速度减轻车载重量,残忍地把自己的妻儿从车上推下;他在和项羽对阵的两军阵上,面对着架火要烹自己父亲的项羽,无耻地说:“我们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只希望你把他烹熟后,也分给我一杯汤喝。”
不说刘邦手下那些个个才华超群、独树一帜的豪杰谋士,面对这样一位无赖主子不可能为他卖命,就是他手下的一般兵士,耳闻目睹过这些场面,我想也会倒戈跑到敌方去的。谁愿意为这样一个连一般人伦常情都没有的无赖之徒,冲锋陷阵,出生入死,拼打江山?
当然,我没有详实的资料佐证自己的观点。我只是在想,一个能在风云际会的乱世中最终赢得全面胜利的历史人物,他绝不会在生活细节上、在人之常情上那样弱智、那样没有人伦底线、那样轻易毁掉自己高大上的人设。既然他能把那么多智能之士团聚在自己身边,起码说明的一点,他不仅具有超凡的本领,更具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人文情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情商。不然的话,他的盖世才华就会因情商的短板而淹没或者毁坏在自己的不谙世故上。
这里先不说司马迁到底因没因为替李凌辩护致使自己遭受的屈辱,触动了他作为史学家不该为情而动的情弦,也不说他在自己的著述中对刘氏家族发没发出与事前构思或者与事实相悖的声音,但就他因言获罪一事,谈点我对此事不一定正确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