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石:公社治安员
我们村子距离公社所在地约二三里远,站在村子西边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到公社那几排红砖灰瓦坐北向南全是屋架结构的办公房。公社北边隔一条路过去是粮管所,满满一院灰砖灰瓦屋架房,比公社的房子多得多,也气派得多。小时候对公社的全部印象,一直就是这个样子。以至几十年后,一想起公社和街上,一点也没有如今的街道纵横高楼林立和高矗威严的镇政府办公大楼印迹,满脑子只有当年公社的办公房和粮管所的屋架房,它们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记忆深处。
从村子里向西走,有两条宽窄不同的小道,窄一点的专走行人,稍宽一点的走拉车。平日里没事可做,村里人如散步一般,仨仨俩俩说着闲话,不知不觉间便走到了街上。中间经过一个长满芦苇的小池塘,一座跨越水利干渠的桥,还有一条约有两三丈宽的小河沟。
芦苇池塘太小,总面积不到半亩地,除了每年一池芦苇和偶尔存有半池塘水外,别无它物。小池塘没有充裕的玩耍空间,虽在村子附近,我们却不大光顾它。
那座跨渠桥,两边各有两个台阶供行人通过,中间约三四米宽的桥面可以通过拉车。那条小河我们叫西沟,距离公社大院半里多地,南北走向,曲曲弯弯的。河沟里涓涓细流,四季不断,像一道银线从地上轻轻滑过。平日里我们是不到西沟玩耍的,一是它太小,没有可供玩耍的地方。再加上它周边没有我们村子里的耕地,感觉很陌生。
小孩们去街上,一般不会独来独往的。星期天和节假日,要么跟在大人后边去赶集,要么约上三五个十来个同村伙伴一同上街。以免碰到街附近的小孩,彼此间常常一言不合就会发生争斗。一旦这样,一个人或三两个人会吃大亏的。人多了,即使碰上了街附近的孩子,他们也不敢轻易挑战。偶尔挑战了,我们人多势众,也不用怕他们。
也有不得已的时候,哪家大上午突然来了客人,家里缺少必要的厨用物品,家长硬让自家孩子到街上买。如果约不来伙伴一起,只好硬着头皮独自前往了。幸运的话一路上安然无恙,倒霉的话会在西沟附近碰上街附近的孩子。这样,免不了有人会因不服输而挨顿打骂。也有光棍不吃眼前亏的,暂时来个服软低头,忍辱度过这一关,以等来日再报一箭之仇。
有时对方软硬不吃,硬要霸王硬上弓。危机之中,还有人灵机一动,对那些怒目逞凶的对手们大声吼叫:“老子和张治安员是亲戚,看谁敢打,叫他明天挨批斗!”这一下很管用,对方立即将信将疑住了手,带着满脸狐疑,心有不甘地罢了手。
张治安员那时可是全公社赫赫有名的人物,专管治安稳定工作。一个公社里,书记都没他名气大。那时你随便问全公社任何大人小孩,认识公社书记吗?可能许多人会说不认识。你要问认识公社里张治安员吗?只要上了小学以上的人,没有谁说不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