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教授的三个错误“创新”是当下经济的毒药

2023-04-30 4622 2
作者: 紫虬 来源: 乌有之乡

  怎样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笔者欢迎贾康教授把现实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联系起来,当然也要和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联系起来。

  和许多形形色色的理论“创新”一样,贾先生的“丰富和发展”,却是捡起了历史的沉渣:绕开资本对劳动的统治避开生产方式谈经济,这不仅早就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为假社会主义,也因为伯恩施坦热衷于此,被列宁痛斥:“荒谬的折中主义和对马克思理论的不求甚解”(《列宁全集》3,41)。

  在理论界,这种不求甚解长期以来避开生产的决定地位谈分配谈消费、谈流通,将其化身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争,化身为国企民企集体经济产权、效率评价等伪问题,充斥于宏观、微观经济指导,几十年的后果是不得不解决绝对贫困,又面临大多数人无法摆脱不敢消费的相对贫困,成为阻遏当下经济发展的瓶颈。

  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2019年成为我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痼疾宣战的元年。解决问题,首先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理论“创新”。多年来,理论界突破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粉饰新老干部的经验主义开始,演绎毫无底线的实用主义,沉浸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御前侍卫”名单可以列出一串,但要求联系马列基础理论,倒是贾康同志的一个小小贡献。

  (笔者注:本文所引贾康观点,均引自贾康《民营经济发展急需基础理论创新》、《发展中的股份制:以“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资本社会化达成资本私有制的积极扬弃》两篇文章)

  1,贾康和胡德平等诸先生为维护“民营经济”,强调《共产党宣言》“消灭私有制”的“消灭”是误译,应该是“扬弃”。暂且不议维护自己人的良善,一干人所理解的“扬弃”显示了不含消灭,或两相排斥。

  很遗憾,这种研究并没有达到高中程度的“辩证否定”。

  回避消灭和否定,“扬弃”就毫无意义。如果扬的是私人生产新的表现形式——由竞争必然走向垄断的股份制,弃的只是分散的小生产,避开资本与劳动矛盾的社会关系实质,重在维护由财产支配的新的私人生产核心,只能是一种伪“扬弃”,一种折中调和手法。

  ——将一个表达发展、进步的哲学概念营造成专门维护旧事物的折中手段,这种“创新”,历史上并不新鲜,和百多年前伯恩施坦的“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异曲同工。对“扬弃”概念的误读,或因思想方法、政治取向而产生的歪曲,也就不能准确解释马克思对股份制的积极弃和消极扬弃的原则差别。这是对经济领域特别是民营经济领域里的共产党员和朋友们的一个误导。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