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透视“顶尖断崖式”贫富分化的西方经济学误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85年3月,他在全国科技会即席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但是,当前确实出现了“顶尖断崖式”贫富分化的现实风险,需要从深层理论角度透视其形成的根本症结。尤其,需要深刻剖析西方经济学一度“越位侵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导地位造成的严重破坏。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指导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恩格斯说,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列宁把政治经济学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但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16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经济指导思想,并不断实现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性开拓: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
尤其,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根本上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市场经济的前置定语“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指导必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西方经济学一度“越位侵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5月18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理论的主导地位确立已久,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崇拜“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日愈渗透和影响中国改革进程,美国版“西方经济学”教材体系,逐渐成为我国重点大学的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却被日益边缘化。“当前中国大学中的经济学教育,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公共财政、金融经济等,其所用的教材大多都来自于新古典经济学教科书体系”(史正富《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解释力的终结》,《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