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华:当敌人把战争强加到头上时,请问怎么运用“慎战”?

2023-12-21
作者: 董小华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孙子兵法·计》篇第一句话是“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开宗明义指出战争是关乎死生存亡的“国之大事”,不能不认真对待,历来学者都认为这是“慎战”思想的表达。所谓“慎战”,是指慎重地对待战争,反对轻易用兵。在《孙子兵法》第十二篇《火攻》篇末还有一段话,通常也被认为是“慎战”思想的反映,具体内容如下: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这段话生动形象地告诫世人:君主不可以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发动战争,主将不可以因为一时愤懑发动作战。合于国家的长远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的长久利益就停止,君主愤怒可以转化为喜悦,主将愤懑可以转化为高兴,但是灭亡的国家不可以再复活,死去的人不可以复生,所以明君对战争一定要慎重,良将一定要警惕,这是安定国家保全军队的大道啊!”就是说,战争影响巨大,一旦开战,可致国家灭亡,生灵涂炭,国君和将领不能因为一时之怒而兴师动众挑起战争,否则覆水难收,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作战三原则:对国家没有利益和好处就不要开战,没有胜利的把握就不要作战,不到危急关头,君主和主将不要轻易用兵。

2.jpg

  有名的开国大将粟裕,从一介小兵成长为名将,都是提着脑袋打出来的。粟裕作为名将,一生打了很多仗,被人称赞为“军事战神”“常胜将军”。粟裕之所以能打,有很多战役,很多人认为不能打的时候,粟裕偏偏就敢打,而且还打赢了。因为粟裕的打法,无人能比。他认为只要有6分胜率,就值得打。他一生打了许多以少胜多,被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精彩战役。战法与粟裕截然不同的另一位战神级人物林彪,向来以慎战著称,但他从未对粟裕的战法提出异议,他曾对参谋长刘亚楼说:“粟裕尽打神仙仗。”而用兵如神的毛主席,从未批评粟裕的战法为“军事冒险主义”。1961年9月,毛泽东接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蒙哥马利称赞毛泽东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并特别指出其运筹的淮海战役令人不可思议。毛泽东听完却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透过这段话,可见毛主席对粟裕大将的高度肯定。

3.jpg

  由此可见,慎战的主张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过于谨慎往往贻误战机。拿辽沈战役攻锦决策来看,以林彪的看法,这是一场不成功便成仁的凶险之战,所以不主张打。林彪打起仗来十分谨慎,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因此他很少打败仗。毛主席之所以屡屡把最精锐的战斗部队交给他指挥,就是因为放心得下。然而在辽沈战役中,面对事关能否对国民党在东北部队形成关门打狗优势的攻锦战役,林彪却犯了犹豫。而林彪的顾虑也是相当有道理的,按他的说法就是:“准备的是一桌菜,上来两桌客,怎么打?”事实证明,这一仗也确实险象环生,胜负易手只在毫厘之间,也该着国民党气数将尽,最终四野胜利地完成了毛主席所交给的任务,不仅解放东北全境,而且百万精锐所形成的战略预备队开赴关内,对国民党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自此解放战争进入摧枯拉朽式的决战决胜阶段。

4.jpg

  再说1988年的“3·14”海战,如果不是我海军编队总指挥陈伟文的临机果断决策,我海军官兵积极主动亮剑,抓住了战机,现今的南沙也许将没有中国的立足之地。当时上级的战略方针是:不主动惹事、不首先开枪、不示弱、不吃亏、不丢面子,如果敌人强占岛屿,务必将其强行驱离,即著名的“五不一赶”。当时国家的战略大方向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军切莫主动挑事,不能采取军事措施影响经济发展大局。陈伟文将军顶住压力,对越军进行了还击,一举收复了东门、南熏、渚碧等九座岛屿。然而陈伟文到岸后并没有得到欢呼和掌声,而迎接他的是工作组直接上舰调查,最后陈伟文被带走做汇报。之后,这场武装冲突被扣上了干扰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大局的大帽子。幸亏当时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发话说:“起码,南沙群岛是中国的,起码,这场仗打胜了!”参战海军才免除责罚,参战的将士们立功受奖。虽然陈伟文后续晋升少将,但他没有任何嘉奖,他的名字也不在立功名单里。

5.jpg

  但是凭良心说,如果没有陈伟文临机决断,或者换另一个慎战的将军指挥,现今中国就不会拥有在南沙的战略支撑。三国时期的灭蜀大将邓艾,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地区,凿山开路,奇袭江油。又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向魏军投降。邓艾灭蜀之战可谓是兵行险着,他的部队因奔袭而行进在涧峡林立的地域,几乎无法携带粮草辎重,沿途荒无人烟,根本没有补给,如若不是蜀国的江油守将马邈不战而降,没有拖住魏军,邓艾的这支魏军不久就会因补给断绝而不战自败。因为虽然江油戊关兵力不多,但依仗地势险要的关口拖延魏军并不难办到,更何况成都此时派来的援军已在半途。可见,邓艾看准了蜀军江油关守将能力不足的这一点,所以才敢军事冒险。因此说,军事战略的实施,僵化机械式的照搬书本的本本主义绝不可取,否则就会处处被动,被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只有贯彻《孙子兵法》所倡导的审时度势,摒弃宋高宗式“慎战”,临阵不惧、灵活机动,方能抓住战机。

  中外军事史证明,精兵悍将都是从战争中磨炼摔打出来的,而不是和平滋润出来的。只有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才能造就新一代创造历史的战将。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