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中科院要学术自信呀!
就在刚刚,中科院物理所的科学家在《Nture-Astronomy》(自然-天文学)发布重磅级学术成果——在月壤中首次发现分子水!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果,是因为我们的嫦娥系列飞到月球,把月壤采集了回来,正因为此,我们才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然而,让我感到一丝哀叹的是,我们的科研成果,首发在《Nture- Astronomy》杂志。
是的,我懂,在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下,在《Nature》上发表学术成果,那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我也懂,用英文在世界顶级杂志上发表我们的学术成果,能够让中国的科研成果,更好更快地传达至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但我之所以感到哀叹,是因为我们的月壤资源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我们守着这个“聚宝盆”,而我们的科研成果不是首先发表在中国的中文学术期刊上,而是通过《Nature》来获得一种证明,这到底是不是一种学术自信?
中科院到底有没有这种学术自信?
60年代,中国科学家在全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个成果首先发表在我们的中文期刊上;
70年代,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以此获得诺贝尔奖,这个成果也是首先发表在我们的中文期刊上。
今天,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一边说要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一边又把最杰出的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发表在顶级外文期刊上。我很是诧异,难道我们的学术自信,就是必须得到他人认可吗?
难道首先发表在中文期刊上,这个学术影响力,就不能传达至全世界吗?
我们的科学家是在月壤中首次发现分子水的存在呀,这个成果是历史性的、突破性的、独一无二的,毋庸置疑是颠覆性的(对美国的登月工程而言)。可是这个成果,却要首先发表在外文期刊上,我真的不理解:
这就是中科院的学术自信吗?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不死的明德”,修订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