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说说小地摊被砸事件


  领导在大会上说,中国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不到一千元,所以,鼓励地摊经济。很多朋友就开设了自己的地摊。

  北京市民、东城区居民,我的老邻居、我们社区理论学习中心级的核心成员司马南,觉得这政策真好,也就搞了这么个小地摊,展示一点爱国小商品。他以前也这么干,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现在,终于不用那么凄惶了。

  还别说,地摊经济政策就是好,老司马的地摊子越摆越大,顾客盈门,看起来生意慢越来越红火。

  我也常到老司马的地摊上逛逛,只知道红火,却不知道如此红火,顾客接踵而至,万头窜动,交口称赞。甚至,我也生出一些羡慕,我的同类小地摊,被砸了七八次了,老司马的却有幸支撑下来。

  都有什么商品呢?有联想盗窃国有资产、排挤科学家、配合国际资本毁掉中国芯片和操作系统、涉嫌用国家的土地搞房地产等问题;有滴滴打车出卖国家数据问题、组织拥堵西单行为;有医疗资本控制医药和器械生产销售哄抬物价问题导致群众看不起病;有房地产商搞建筑面积抬高房价让年青人买不起房;有诺贝尔得主莫作家“文学只能揭露黑暗不能歌颂光明”的偏见问题;有美国如何从金融上搞垮苏联问题;有屎尿屁作家当了作协会员问题;有佩老太窜访台湾问题……琳琅满目,又非常时鲜,怪不得那么多人光顾。

  我也仔细查看了各类展品的质量,老实说,产品的质量、包装,简直太普通了。有的甚至没有包装,如农贸市场的青菜、豆腐一样,就在那儿摆着。但我为什么又喜欢去逛逛呢?因为,那里的产品,都是咱普通老百姓在超级大型商场里看不到的,又是咱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那些装饰豪华、门头高大、招牌响亮、历史悠久的大商场,根本不屑于做这种小生意,讨厌这种小生意。“物以稀为贵”,所以呢,司马南的小地摊虽然简陋、产品包装简单、服务态度也说不上多好,但他的小地摊还是火起来了,火得让那些大商场丧失了顾客,门庭冷落,门可罗鹊。生意呢,也做不下去了。所以,老司马让人痛恨,恨得牙根痒痒。不是一般的人恨,要是普通人恨,也不能把老司马怎么着,而是那些被抢了生意的著名大商场老板们恨。这恐怕后果很严重。

  比如,文艺大卖场,某作协,虽然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副主席,有大批名头响亮的大作家,有外国颁发的奖状、奖牌,有外国资金的大力支持,但是,老司马的地摊一摆出来,那些作家的书,比如方方日记、莫作家小说、贾浅浅诗歌、某导演拍的抗美援朝电影等等,本预计应该大卖的,却无人问津了。不但书卖不掉,而且名声似乎也坏了。比如方方主席吧,多么要强的一个人物呀,本来想靠着写日记、加上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外国的大力支持,再火一把的。结果,不但书卖得不好,而且全网痛骂,灰头土脸,以至于她那么灵牙利齿,也不好再露面说话了。其他人,境遇也差不多。所以,文艺界、文化界是痛恨老司马的。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