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何祚庥院士先生的几点看法

2023-05-24 11229 0
作者: 覃万成 来源: 红歌会网

  何祚庥先生,中科院院士,显赫人物;95奔96岁高龄,又成为网红,更加显眼。近来关于何祚庥院士的谈说、议论不少,褒贬不一。我在这里也说个1、2、3、4,供大家参考,也请批评指正。

  1、关于何院士的物理学贡献。

  有人议论何院士的物理学研究方面贡献不足,因其中另有原因,我以为还是不能苛求。

  有关何祚庥院士履历的权威资料介绍说:1951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在中宣部理论教育处担任干事,负责了解科学家们的思想政治动态。1956年,进入中国核工业部的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58年,前往苏联莫斯科核子研究所进行学习和研究。1960年,从前苏联回国,并参与氢弹的轻核理论组,担任共产党总支部委员。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二机部九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我们从何院士的履历来看,何先生做了很多党政工作——做中宣部理论教育处干事,负责了解科学家们的思想政治动态;做轻核理论组党总支部委员;做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等。大家知道,搞科学研究,要沉下心一头钻进科学的深部,进行细致入微的探讨,才能有所斩获,因而往往搞得不知早晚,废寝忘食。如果其间做很多的党政和其他的杂务,必定干扰大。

  因此,何院士在物理研究方面贡献不足,也合情合理,我们不可苛求,毕竟做党政工作也是党和国家的需要,对科学研究也有不可或缺的贡献,说是“政工院士”,也未必是贬义。

  2、关于何院士属哪一方面有贡献而入门的院士。

  我们认为,何院士应该是在“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自然辩证法专业”方面贡献较大,何院士是以社会科学为主体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栖院士,把何院士放在“数学物理学部”是有点不很合理。

  理由是根据何院士任学部委员(院士)后的工作情况和学术论著。

  何院士任学部委员(院士)后的工作情况:

  据何院士的履历,何院士只是在198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而其后就改行搞社会科学了——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何祚庥为第五批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4年,担任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并在北京大学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994年,在北京大学招收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再看何院士的学术论著。现转述360百科所载的何院士的“学术论著”(一部不落的全部转载)——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