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宣传小岗村的数据是真实的吗?

2023-09-25 11662 4
作者: 下岗老叟 来源: 红歌会网

  “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的小溪河镇,大包干前隶属于梨园公社,当时仅仅是一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油料总产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22元的18倍”。这是一家权威官媒在宣传小岗村时的权威报道。另一家权威官媒则写道:“1979年,小岗村迎来农业上的大丰收,粮食总产量由往年的3万多斤猛增到13万多斤,相当于前五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看到这两段文字,凭着与新中国同龄,农村出生农村长,并当了将近十年农民的经历,老叟的第一感觉是:这些数据太不靠谱。

  首先,按照前面那家媒体的数据,小岗村“1979年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小岗村有500亩土地,那么,通过计算,13.3万斤除以15年,每年总产量为8867斤,亩产只有17.7斤。小岗村共有人口115人,因此每年人平产粮只有77斤。亩产只有17.7斤,这连种子都没有收回来,你说这荒谬不荒谬?每年亩产只有17.7斤,而且一连种了十五年 你相信吗?这恐怕只有官媒的笔杆子才能这样种十五年地。

  再一个就是两家官媒的数据互相矛盾。前面那家官媒报道的小岗村的数据是平均每年总产 8867斤,而另一家媒体说的是小岗村“粮食总产量由往年的3万多斤猛增到13万多斤,相当于前五年粮食产量的总和”,13.3万斤除以5,等于每年26000斤。就是说,前面一家官媒报道的1979年以前小岗村年总产是8867斤,另一家官媒报道的小岗村1979年以前年总产是26000斤,两家官媒报道的数字相差17000斤。这两家数据究竟谁的正确呢?另一家官媒说的前五年究竟指的是哪五年呢?我猜想一定是在七十年代之内。因为前面一家官媒已经报道了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总产量与1979年一年的总产量相当。而七十年代之内除了79年粮食总产13.3万斤之外,其余的年份从71年至78年粮食总产数据都是空白,只孤零零地凸显着79年那象征着光辉成就的13.3万斤粮食总产。仅仅年总产13.3万斤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亩产只有266斤,这在老叟的家乡算是半失收。这里最关键的,是对比,首先要与78年对比,其次要与前几年对比,因为仅仅与前一年相比,有可能出现特殊情况。比如前一年遭受旱涝灾害,而后一年却风调雨顺,这样的对比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要对比就要对比就要对比过去五年以上才能说明问题。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