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
现状:
基础教育阶段15年,幼儿园3年,小学6年(或5年),初级中学3年(或4年),高级中学3年。教学内容:幼儿园教行为习惯,小学以语文、数学、外语为主科,初级中学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思想政治为主科,高级中学以语文、数学、外语必选必修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计算机为选修科目。
有人建议,15年太长,建议缩短为12年,其中,幼儿园3年,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孩子3岁上幼儿园,6岁上小学,15岁高中毕业,19岁大学毕业。这样的呼声已经很久了,主流媒体不见痕迹,似乎已经“动摇根基”。
思考:这样的建议,难道是无稽之谈?
首先看教学内容:我们过分看重语言、计算,把语文、外语、数学作为主课程,忽略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忽视了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高考选考物理的娃,要么是学霸,要么是学渣,足以看出教育指挥棒已经出了大问题,经过15年的学堂历练,学生学会了“学不懂就别勉强“,行为习惯呢?则在12年的“正式学段”里“学废了”。学去学来,主动放弃了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深入探究和理性思考,这难道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内容必须调整,应该把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作为第一重要科目,语言、计算、品德修养作为第二重要科目,行为习惯养成可矫正,则应该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
有不少人提出:从小学一年级起,娃儿们的书包就超过了他们的体重,必须减负了。诸位:大家可曾打开过孩子的课本?层层叠叠,林林种种教材,印刷了多少对娃儿成长有用的东西?大篇大篇的图画,颜色倒也考究,图案花色倒也美观(当然,也有一些不那么美),但要问对孩子成长有哪些益处,恐怕只有少数人清楚。多数教材都是“半年抛”,没有保留下来的必要。回过头看很多年前他们的祖辈、父辈用过的教材,很多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书好啊,恐怕现在没几本了。”有人说现在售卖教材就是做纸浆循环,这显然很滑稽。关键是每次印刷的新教材,都要消耗不少原浆纸,这难道不会对生态造成破坏?既然书籍不重要,何不干脆采用再生纸?既然书籍很重要,怎么还要“半年抛”?
长期以来,我们把语言能力、计算能力的反复训练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这些能力果真这么重要?
一篇谈论语言能力重要性的文章写道:
语言能力是指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思维的能力,它包括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语言能力对于孩子的认知、社交和学习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认知能力是指人们对自己和外界事物的认识、理解和处理的能力,它涉及到注意、记忆、思维、判断等多个过程。语言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认知能力,因为语言是认知的工具和表达的载体。语言能力可以帮助孩子:
增强注意力和集中力,因为语言可以帮助孩子把注意力引导到重要的信息上,也可以帮助孩子把复杂的信息分解成简单的部分。
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因为语言可以帮助孩子把所学的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结构,也可以帮助孩子通过复述、解释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因为语言可以帮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也可以帮助孩子接受他人的想法,从而促进思维的交流和碰撞。
培养判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因为语言可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原因和结果,也可以帮助孩子评价不同观点的优缺点。
社交能力是指人们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它涉及到沟通、合作、共情等多个方面。语言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因为语言是社交的媒介和桥梁。语言能力可以帮助孩子:
建立友谊和信任,因为语言可以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解决冲突和问题,因为语言可以帮助孩子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也可以帮助孩子倾听他人的观点和理由,从而寻求共识和妥协。
参与合作和团队活动,因为语言可以帮助孩子分配任务和责任,也可以帮助孩子分享经验和建议,从而提高效率和质量。
表现礼貌和尊重,因为语言可以帮助孩子遵守社交规则和习惯,也可以帮助孩子适应不同的文化和环境。
学习能力是指人们获取、处理和运用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它涉及到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效果等多个方面。语言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因为语言是学习的基础和途径。语言能力可以帮助孩子:
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因为语言可以帮助孩子发现新鲜有趣的事物,也可以帮助孩子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资源,因为语言可以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也可以帮助孩子搜索和筛选相关的信息。
提升学习效率和成绩,因为语言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和技能,也可以帮助孩子应用和拓展知识点和技能。
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因为语言可以帮助孩子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也可以帮助孩子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语言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对于孩子的认知、社交和学习能力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重视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活动,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语言的乐趣,发展语言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