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林则徐查禁鸦片时期,在自己的府衙内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提醒自己要有理想气度、胸怀宽广、听取意见;下联则是提醒为官不要怀有狭隘的私欲。
何为欲?心想之念,求得之望。具体涉及酒、色、财、气(霸)、名誉、地位、官位、学位、攀比……。这些都是私欲。
欲的特点:一,欲是个人的心想之念,求得之望;二,欲得之必不摘手段;三,损人利己,害国害民;四,得欲实现者终不得善终。时候不到,时到必报,当代不报,下代必报。
中国古人对人要节制私欲有清醒的认识。例如:
“酒是乱性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 出自北宋时期的《酒色财气歌》。
“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 出自《淮南子·修务训》。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出自明代于谦的诗《入京》。
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墨子。
勿屈己而徇人,勿沽名而钓誉。——詹天佑。
人的欲望从何而来?社会存在的影响。
人的本质是社会人,每个人从产生记忆开始就逐渐被社会化。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人们:“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在阶级存在的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存在是所有制关系。不同的所有制产生不同的社会意识,人的欲望本质是不同的所有制意识潜移默化渗透的结果。
毛泽东时代,社会经济实行公有制,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倡人们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才能出现两弹元勋、雷锋、焦裕禄、陈永贵、王进喜……,众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型,才能产生出马兰精神、大寨精神、大庆精神……。这一切都有效的抑制了人们被私有意识的毒害,抑制了个人私欲的膨胀。
现在几乎每天主流媒体都会曝光,高官因腐败被开除党籍、被双规、被判刑。黄、堵、毒、骗,假、冒、伪、劣,屡见不鲜。医疗、教育、住房成为新三座大山,压得基层百姓苦不堪言,买办官僚,官僚资本赚得盆满钵满……分配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原因何在?私有制主张的“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升官、发财就是成功,……这些丑恶的思想大行其道。总而言之,在私有化及私有意识的影响下,私欲必然膨胀的结果。
德乃为人之根本,遏制私欲的内功。
儒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道德观念,其中包括“五德”——仁、义、礼、智、信,也有人说是温、良、恭、俭、让。这五德被视为人们道德修养的指南,同时也塑造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价值观。(也有人把仁、义、礼、智、信,叫‘五常’;把温、良、恭、俭、让,叫‘五德’。)
其实,德是道之外延。何为道?道就是所有制性质,国家实行的路线、方针、政策、公议、舆论。无产阶级提倡的德是“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求实、奉献”,“助人为乐”……。应该说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了无产阶级价值观的内容。道正则德正,反之亦然。
2025.3.25
【文/老白丁,作者原创投稿,授权红歌会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