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军: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贡献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逐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未竟事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为了这一事业,无数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探索,毛泽东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他不愧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回顾毛泽东的奋斗探索历程,对于全面准确地认识10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开辟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对于从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认识,以更加昂扬姿态奋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古老的中国是伴随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是在战火硝烟中揭开中国现代化序幕的。与其他后发外生型国家现代化相比,中国在物质条件上面对庞大的人口过剩压力与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的社会基础,在冲击中受到亡国灭种的民族生存危机和政治衰败、国家四分五裂的乱世局面的威胁和制约,错失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机遇。而要赶上现代化的时代步伐,取决于能不能实现对中国社会的根本改造这一必要条件。正如毛泽东所分析的那样:“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也改变了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的方向和路径。从此,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不再只是在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等层面的探索,而是整个社会根本改造也就是社会革命层面的深层次探索。这一探索贯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全过程。毛泽东是探索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