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和平演变”十分警惕,这份忧虑你可理解?
众所周知,“和平演变”是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战略性文化武器。核心是通过扰乱视听、扰乱民心、动摇敌对国国民信念,以及制造社会动乱以直接摧毁敌对国家的意志,最终实现其颠覆敌国政权的目的。
史料记载,“和平演变”源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原本是美国颠覆苏联政权的战略思维。由出身情报部门、担任过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后来在外交舞台叱咤风云的杜勒斯,发起并积极推动。不久,由于红色中国的建立和快速崛起,杜勒斯将针对红色中国实施“和平演变”作为一个重点。
因为职业关系,杜勒斯不是放空炮。自二战末期开始,逐渐形成了“和平演变”战略战术体系。
杜勒斯
在总体纲领上,杜勒斯将其定义为最高战略。他宣称,“我们将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的物质力量,把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们的。”
在可行性方面,杜勒斯胸有成竹。他说,“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在实施策略方面,杜勒斯不拘一格。他提出:
我们一定要在(对方)内部找到我们思想意识的人,找到我们的同盟军。
我们将从文学和艺术中逐步抹去他们的存在。
我们将不知不觉地,但积极地和经常不断地促进官员们的肆意妄为,让他们贪贿无度,丧失原则。
我们将以高超的手法,在不知不觉间把这一切都神圣化,让它绽放出绚丽之花。
只有少数人,极少数人,才能感觉到或者认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会把这些人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把他们变成众人耻笑的对象;我们会找到毁谤他们的方法,宣布他们是社会渣滓。
......
瞧瞧,抛开政治立场即可看出,这确实是一套高明且完整的套路。
随即,美国政要很快将“和平演变”转化为具体的措施和实践行动。以“非政府组织”的名义构建了一系列专业的“第五纵队”,以“自由”、“民主”、“人权”、“快乐”、“爱情”等名义,通过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进行渗透。且章法分明、资金雄厚、攻势凌厉,花样繁多。
1958年某一天,在《参考消息》上看到杜勒斯的“和平演变”内容后,毛泽东立刻警觉起来。那段时间,毛泽东一直高度关注杜勒斯的“和平演变”思维,对相关资料认真阅读,加上自己的批注,并指示将自己的批注连同杜勒斯的三次讲话的全文印发给相关人员。
自此,毛泽东不断在会议上对伙伴们发出防范“和平演变”警示。须知,那是1959年,举国上下极端困难的时期,是近忧连连的形势。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