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纪委监委政工局:毛泽东关于军队纪律建设的四个论断

2024-05-15 3108 2
作者: 邢喜涛、欧阳浩、陈斌 来源: 昆仑策网

图片

  纪律是人民军队的命脉。在长期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十分重视纪律建设,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建立了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基本内容的纪律体系,并围绕军队纪律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这些内容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对新时代强军兴军实践,持续加强军队纪律建设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一、关于地位作用——强调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阐明了纪律保证方向、关乎胜利的内在逻辑

  1948年,解放战争形势向着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方向迅速发展。为迎接中国革命全面胜利的到来,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高度一致,毛泽东明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作出加强纪律性是党目前工作的中心一环的战略部署。“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纪律与政治路线、纪律与中心任务、纪律与革命胜利的辩证关系,鲜明指出了纪律对党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贯穿体现于毛泽东管党治军的生动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蕴含着靠纪律保证路线执行的政治考量。毛泽东始终从政治和全局上加强军队纪律建设,早在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就敏锐意识到,“军纪问题是红军一个很大的政治问题”,明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集中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等错误思想,从政治和组织上明确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后又在 1941年 9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进一步阐述“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把纪律的功能作用提高到新的历史高度。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以严格的纪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军队贯彻执行,确保部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二)蕴含着内因起决定作用的哲学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蕴含着毛泽东从党和军队自身抓起,以强化全党全军的组织纪律性,为争取全国范围内的革命胜利创造最重要内部条件的深层次思考擘画。1948年 9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起草通知时提到,“由于我党我军在过去长时期内是处于被敌人分割的、游击战争的并且是农村的环境之下”,使得“各地方党的和军事的领导机关保持着很大的自治权”,这在客观上造成一些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和地方主义、游击主义倾向。面对新的形势任务,1948年 1月 7日,毛泽东以建立请示报告制度为抓手,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要求全面加强党和军队纪律建设,克服党内军内存在的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特别是各野战军首长和军区首长“每两个月要作一次政策性的综合报告和请示”。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对各项工作的请示和报告作出详细规定,有力保证了全党全军执行政策的完全统一和军事计划的顺利实施。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