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涛:朱永嘉先生一路走好!
朱永嘉2019年在家中,拍摄者:许东杰
今天上午听到消息,上海的朱永嘉去世了。
据他儿女发布的讣告,他是因新冠引起的呼吸综合征,于今天(2023年1月5日)早上4:35分离世的。
现在的很多人都已经不知道朱永嘉这个名字了。毕竟,他是92岁的老人了,还属于那种抛落社会边缘的前朝遗民。在这个尊崇权力与资本的时代,不可能招致世人瞩目。
但在我这样的“造二代”眼里,他却是最耀眼的明星,是值得尊敬的前辈。
朱永嘉解放前就参加地下党。建国后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早在文革之前,他就与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教师组织了一个集体笔名为“罗思鼎”的学习小组,其实就是要像雷锋一样、做革命的“螺丝钉”之意,聚集一起自发研究历史问题。这个小组后来成为文革时期著名的上海市委写作组。与北京的北大、清华联合组成的大批判组“梁效”齐名。朱永嘉就是这个写作组的组长。
1965年,身为明史专家的朱永嘉协助姚W元,参与撰写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由此受到张C桥、姚W元的器重,并开始近距离接触毛主席,登上政治舞台。
文革中,他是上海市委常委。除了直接领导上海市委写作组,为张C桥、姚W元等人写作文章,还主持《红旗》杂志的组稿工作;创办了复旦大学的学报《学习与批判》、工人阶级文艺刊物《朝霞》等。毛主席晚年,他受命组织人员专门为毛主席标点古文86篇。当然,最有名的,是遵照毛主席指示,为王洪文讲解《后汉书·刘盆子传》。
以上简略可知,他是文革风云人物。
不过,我、以及我的同志们尊重他,却并非仅仅为此。
1976年10月6日,当北京的那四个人被以非常手段抓起来后,虽对外严格保密,但上海高层已根据各种迹象大致可作出相应的推测——是静待其变还是有所动作?众说纷纭、难有决断之下,唯朱永嘉在10月12日的上海市委常委会上振臂一呼,明确主张武装抗争。
朱永嘉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先抓人,然后宣布一个决定,说几个人反党。困兽犹斗,我们要干,拉出民兵来,打一个礼拜不行,打五天三天也好,让全世界知道,就像巴黎公社那样!各地可能会有反应,可以发告全市人民书、告全国人民书,还可以发一点有针对性的语录,或者赫鲁晓夫如何上台的材料等等……
“打嘛!干嘛!打他个巴黎公社,虽败犹荣!”——这是他当时的原话。
历史虽然没有顺着这个思路写下来,但足以看出朱永嘉的“时穷节乃现”。
他不是一时热血上头的书生意气。上海市委常委会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却按原来的工作日程,照旧安排他带队出访日本。好多人都认为,朱永嘉肯定不会回来了,他应该借此机会逃亡海外。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