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正|“棉花帝国”是怎么统治亚洲的?

2021-04-11 1677 0
作者: 傅正 来源: 保马

  一、逃往印度

  1600年,英格兰女王(注意当时只是英格兰女王,而不是整个不列颠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签发了一份“伦敦商人在东印度的监管者兼公司”(The Governor and Company of Merchants of London Trading into the East Indies)的皇家特许状。这份特许状标志了后来大名鼎鼎的英格兰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

  去年上映过一部从头到尾都在胡说八道的五集纪录片《通往北京的道路》。它把西方殖民入侵说成是为了追求平等商业往来的进步举动,这只能说明主创团队的世界史知识贫乏到了不堪入目的境地。如果这部纪录片的逻辑能成立,那么东印度公司显然也可以是人畜无害的和平天使,毕竟它名义上只是一个商业特许公司。谁都知道,这个结论是极其荒谬的。

  成立之初的英格兰东印度公司瞄准的是东南亚的香料。不幸的是,他们来晚了一步。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已经垄断了以奴隶制为基础的香料贸易,又岂能容许其他欧洲人染指?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仓库

  在1622年,英格兰东印度公司仅仅成立了二十余年,他们就在荷兰人的排挤下步履维艰,不得不考虑从印度尼西亚东北部的香料产地摩鹿加群岛(Moluccas Islands)撤退了。但荷兰人连这个机会都没给他们。就在英格兰商人犹豫不决时,荷兰人的军刀就已经加到了他们的脖子上。这就是1623年初载入欧洲殖民史的“安汶岛屠杀案”(the Amboina massacre)。

  限于篇幅,我无法详述这一事件,它只不过是西方殖民者在亚洲尔虞我诈的缩影,并成为后来英荷战争的重要导火索之一。当时的英格兰人还不是海上马车夫的对手。以安汶岛事件为转折点,最终英国仅在东南亚地区勉强守住了位于爪哇岛西端的万丹的地盘。打不过荷兰人,又不甘心退出亚洲,这些倒霉的英格兰“商人”该何去何从?

  南亚次大陆!也许印度和孟加拉能成为通向印度尼西亚的后门呢?也许印度和孟加拉能够贡献更好的香料种植园呢?逃往印度成为了英格兰东印度公司起死回生的转折点,并彻底改变了亚洲历史的走向。

  起初,英格兰人仍打算印度等地开展香料种植业,比如查尔德爵士在1681年发表的《关于东印度贸易的考察》中宣称,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在对抗荷兰的垄断经营过程中,通过进口胡椒等香料成功打压了荷兰的垄断价格,从而帮助英格兰王国节省了50万镑。

英荷战争

  但查尔德的精神胜利法并没有改变这一基本事实:无论从品质还是产量上看,印度、孟加拉等地的香料都没有办法跟印度尼西亚相比。毕竟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对于肉豆蔻、胡椒等农作物而言得天独厚。英格兰人想要广开财源,就必须选择另一种欧洲奢侈品市场喜欢的亚洲产品。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