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歌》在中国的译介与传唱
《国际歌》自1871年由法国革命诗人鲍狄埃作词、1888年由法国工人音乐家狄盖特谱曲,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它不仅是一首老歌,同时也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
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很多主旋律影视剧比如《革命者》《1921》等,主题曲都是用的《国际歌》的旋律。同时,很多音乐类电视综艺节目也在翻唱这首歌曲。
这首歌最大的特色在于,这是一首在一个“去阶级化”的世界中顽强保留着鲜明阶级特色、在和平的年代中执着地保持着斗争精神的歌曲。
列宁称之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
《国际歌》的“国际”指什么?
《国际歌》是一首颂扬“国际社会”的歌曲吗?似乎不是,联合国大会上没有放过这首歌。那么,“国际”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从词源上来看,“国际”起源于英语,最早是英国哲学家边沁在1780年创造出来的。他在原有的“national”之前,加了前缀“inter”,于是就有了“international”这个词。
由于这个新词非常精准地概括了国与国之间需要遵守的规则,于是逐渐流传开来,慢慢通过音译的方式进入其他语种。比如法语和德语中的“internationale”,就是在原词后面加了一个后缀“e”。
186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用international这个词来命名他们在伦敦创建的一个工人组织,叫“国际工人协会”(InternationalWorkingMen'sAssociation)。
最开始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把这个组织简称为“国际协会”,后来因为这个组织影响力太大了,简称也进一步简化,直接叫“国际”(International)。
1868年,在该组织第四年度的报告中,第一次用“国际”来指代国际工人协会。到1871年,国际工人协会的正式章程中也开始直接用“国际”来指代“国际工人协会”。同一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写文章时,“国际”一词更是直接出现在文章标题中,比如马克思的《纪念国际成立七周年》、恩格斯的《桑维耳耶代表大会和国际》等。
1876年,国际工人协会解散。18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的时候,恩格斯又主持创建了一个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叫“社会主义国际”。这个国际组织的成员是欧洲各国的社会民主党。这些政党的领导人认为,这个新组织是之前国际工人协会的继承者,于是把国际工人协会叫做“第一国际”,把这个新组织叫做“第二国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国际中的各国社会民主党纷纷倒戈,转而支持本国政府的对外战争政策。列宁为此说,第二国际已经“破产”,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名称就叫做“第三国际”(也就是1919年成立的“共产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