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奠基之作

2023-08-21
作者: 李成旺 来源: 秘书工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旅居布鲁塞尔期间,于1845年秋季至1846年夏季共同撰写的一部经典文献,目的是在与青年黑格尔派的论战中阐明他们两人的见解,彻底清算他们之前的哲学信仰,通过创立唯物史观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提供正确的方法论;同时也是为了清除德国思想流派“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现实危害。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之中的经典,成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读著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由两卷组成。第一卷批判了以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麦·施蒂纳为代表的德国观念论哲学,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论述了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第二卷批判了在当时德国流行的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揭示了这种假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社会根源和阶级本质。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阐释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确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一考察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前提,实现对德国观念论哲学观念、精神在先思维范式的超越。

  德国观念论哲学把人类历史解读为由观念、思想或精神所主宰的过程。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有把人类历史展开的现实起点作为探讨人类历史规律的逻辑起点,才能洞悉历史的真相。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类历史的起点体现为人开始从动物中区别开来,尽管“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而基于纯粹经验的方法就可以认识到,人类历史展开的真正标志恰恰体现在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换而言之,“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因此,只有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一人类历史得以展开并不断发展的现实前提,作为考察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逻辑前提,才能科学解答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而德国观念论者正是撇开这一现实前提,才将观念、意识、精神等作为分析历史的逻辑起点。 而针对德国观念论的逻辑起点——意识的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德国观念论哲学所规定的“神”“绝对精神”“自我意识”“类”“唯一者”等逻辑前提,不外乎是对现实存在的某种反映而已。

  第二,指出人类历史发展体现为由分工所决定的所有制形式的演变过程,而不是像德国观念论哲学所说的那样是精神或思想变迁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考察人类历史可以看到,物质生产不是单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历史性活动,“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一方面,就生产状况而言,物质生产的状况通过生产方式状况体现出来,每一时代的生产状况建立在既有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状况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每一个人的活动方式、表现自己生命的方式,也必须通过生产方式状况这一物质条件体现出来,实际上取决于生产关系状况即“怎样生产”、生产力状况即“生产什么”。

  就此而言,人类历史进程绝不是像德国观念论者所说的表现为思想或观念不断发展的过程,而是表现为由“分工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发展,这既体现在每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也体现在随着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过程之中。分工的发展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进而引起“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就体现为分工发展程度的不断变化。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分工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体现为“个人在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方面的相互关系”。在欧洲历史上则呈现为“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以及资本主义所有制乃至此后的共产主义所有制。特别是,伴随着人类历史进入近代社会,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个人之间的分工日益发达,生产工具摆脱了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的形式,大工业取代了手工业,“以劳动和交换为基础的所有制”取代封建所有制,在大工业之前的采掘工业、小工业和农业中,劳动者和所有者不分离是一种客观现象,但是在大工业中进一步凸显了“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要摆脱近代社会的矛盾,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就必须消灭私有制,而消灭私有制需要客观的历史条件,需要发达的生产力,“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进而推进人类历史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确立基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考察历史发展规律这一前提,还不能自动、完整地呈现历史真相。要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真正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还必须深入研究物质生产过程的复杂运行机制,进而明确揭示历史发展的动力以及德国观念论哲学的产生根源。

  为此,马克思恩格斯系统考察了进入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五种原初历史关系:

  一是作为一切人类生存和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二是新的需要的产生;

  三是人口繁殖;

  四是社会关系生产;

  五是精神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真实发展图景就体现为由上述五种生产的互动所导致的人类历史的展开与发展过程,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动力就来自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正是源自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由分工所导致的“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归结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德国观念论哲学所认为的精神或意识的内在逻辑矛盾。

  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所面临的一切不自由现状,都是由上述五种生产互动过程所导致的生产关系不合理所带来的后果,揭示并深刻理解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就“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改变不合理的所有制关系,进而找到实现人的自由的科学路径。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德国观念论哲学思维范式根本上是物质生产在特定阶段的反映,隶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生产。

  第四,明确指出解放是一种现实的活动,超越了德国观念论哲学诉诸思想革命实现人的自由的思维范式。

  在青年黑格尔派看来,人的不自由的现实是由黑格尔哲学或神学这一观念造成的,因此实现人的自由就需要诉诸观念变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人的不自由状况是现实物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现实社会矛盾状况的表现,“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而由于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之间存在矛盾,以往的共同体都是以普遍利益名义取得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仅仅代表特殊利益,因而是虚假共同体。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过程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人们受以等级为表征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尽管资本主义社会按照启蒙思想加以建构,人们在政治上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生产力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此时人们受自然分工的束缚,受到供求关系的威力、普遍竞争的束缚,人的个性依然被打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烙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当然更不自由,因为他们更加屈从于物的力量”。而“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也即只有通过现实的手段实现以自由分工代替自然分工,才能推进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而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和人的自由。

  因此,人类实现自由的路径,就不能诉诸精神辩证运动,而是应“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换而言之,“‘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它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因此,“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也即只有“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

  第五,在变革社会的主体力量上,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主体。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真正实现人的自由,不能像迄今为止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那样,由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而必须消灭带来人的更加不自由现实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这只能诉诸由于大工业以及近代社会矛盾所产生的这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这是大工业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无产阶级因为没有自身特殊利益而具有最强烈的革命诉求,进而才能在推翻统治阶级的革命过程中“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才能够实现自己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因而能够真正超越此前许多个人始终屈从于某种唯一的生产工具的一切占有制。

  正是指出应当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人类历史,并强调通过系统论证每一历史时期的生产运行机制来把握人类历史真相,《德意志意识形态》才在历史的前提、过程、动力、主体、主体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等关乎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超越了德国观念论哲学,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作者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